1918年3月15日,柏林无忧宫
一位风尘仆仆、面色凝重的特殊使者,在副官邓尼茨上尉的引导下,步入了无忧宫一间用于秘密接见的偏厅——翡翠厅。
他代表着东方那片广袤而混乱的土地上新成立的、在德国默许和有限支持下,由全俄罗斯皇帝立宪君主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大公领导的俄罗斯共和国。
这位大公,作为罗曼诺夫家族的近支成员,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于叶卡捷琳堡“不幸遇难”于布尔什维克之手后。
凭借其相对开明的形象、与德国的历史联系以及柏林方面的认可,试图在俄国革命的废墟和内战的血泊上,建立一个亲德的、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新俄国”。
接见厅内气氛庄严肃穆,甚至带着一丝寒意。威廉皇帝端坐在御座上,神情平静,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俄罗斯使者深深鞠躬,然后用带着沉重口音的德语,开始陈述共和国面临的、令人绝望的困境:
“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我谨代表基里尔大公殿下及俄罗斯共和国临时政府,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恳请帝国在此危难时刻,伸出援手。”
他的声音带着疲惫与急迫:“陛下,我国……正处在崩溃的边缘。内战的创伤尚未愈合,经济已彻底崩溃,工厂停产,农田荒芜,饥荒如同瘟疫般在伏尔加河流域和乌克兰蔓延。”
“该死的布尔什维克残余分子仍在森林和乡村间活动,煽动叛乱,而最迫在眉睫的是,庞大的战争债务和整个国家的重建需求,像两座大山,压得新政府喘不过气来。”
“我们……我们迫切需要乌克兰的粮食来喂养饥饿的人民,需要药品来遏制瘟疫,需要工业设备来重启生产,需要贷款来稳定金融和开始重建。”
“没有外部的帮助,俄罗斯……可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届时,混乱将吞噬一切,包括……可能与帝国接壤的广大区域。”
林晓皇帝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同情或急迫的表情,仿佛在听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当使者用近乎哀求的语气陈述完毕,并用充满期盼的目光望向他时,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的坚定:
“大使先生,请坐。”他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座位。
“德意志帝国始终乐于见到一个稳定、有序、繁荣的俄罗斯出现在东方,一个和平且能够自主的邻居,符合我们两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的长远利益,对于贵国目前面临的……巨大困难,朕与帝国政府表示理解。”
他话锋一转,如同从和风细雨骤然变为北极寒风。
“然而,您必须清楚,帝国的援助,并非无偿的慈善事业,帝国的每一粒粮食,每一片药丸,每一台机器,乃至每一枚金马克,都是无数德意志工人、农民和士兵用辛勤的劳动、汗水乃至鲜血换来的。任何形式的援助,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公正且和谐的互惠基础之上。”
他微微侧头,示意侍立一旁的帝国经济部长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多时、用精美皮革文件夹装订的文件。
“基于此原则,”林晓的目光变得如同鹰隼般锐利,直视着使者,“帝国愿意,并且有能力,向俄罗斯共和国提供贵国急需的各类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十万吨谷物和土豆、基础药品、用于恢复煤矿和铁矿开采的机械设备,甚至可以帮助重建第聂伯河上的水电站和关键的铁路枢纽。”
“此外,帝国国家银行可以考虑提供一笔数额可观的重建贷款,以帮助稳定卢布和支付初期费用。”
使者脸上刚刚泛起的一丝希望之光,立刻被皇帝接下来的话冻结了。
“作为对等的、公平的交换,”林晓的声音清晰地在厅内回荡。
“我们希望获得贵国部分战略矿产资源的……长期、稳定、且价格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开采权与优先购买权。”
经济部长上前一步,翻开文件夹,开始宣读那份沉重的清单:“具体包括:乌拉尔铁矿区,库兹巴斯盛产的优质煤矿,以及……察里津地区,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以及其余原油产量的优先购买权。”
这份清单,如同一条冰冷的锁链,直指俄罗斯未来工业化和能源自主的命脉!使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这将把新生的俄罗斯共和国牢牢捆绑在德国的经济战车上,近乎出让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未来发展潜力。
他张了张嘴,想要争辩,想要哀求,但在柏林无忧宫这间华丽的厅堂里,在帝国皇帝那平静却充满压迫感的目光下,他感受到的只有令人窒息的无力感。
最终,他只能艰难地、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声音:
“皇帝陛下……您的要求……事关重大……我……我必须将帝国的‘建议’,完整地、一字不差地带回莫斯科,由基里尔大公殿下和制宪会议……进行……审议和定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帝国再临:我的1915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