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身传来四下沉闷的震动和压缩空气的嘶鸣。四枚鱼雷拖着清晰的气泡轨迹,以35节的航速,呈一个狭窄的扇面,悄无声息地扑向远处的目标。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冯·阿尼姆保持着潜望镜深度,冷静地观察着。
“轰!!!”第一声巨响传来,“姬路丸”的舯部腾起巨大水柱,船体猛地一颤。
“轰!轰!”紧接着,“名古屋丸”几乎同时被两条鱼雷命中,一条在船艏,一条在轮机舱附近,爆炸的火光瞬间从船体内部迸发出来。
最后一枚鱼雷则与护航的“楢”级驱逐舰擦身而过,未能命中。
“命中!两艘货轮均被击中!”观测员压抑着兴奋报告。
通过潜望镜,冯·阿尼姆看到“姬路丸”正在快速下沉,船尾已经高高翘起;而“名古屋丸”则发生了猛烈的内部爆炸,显然是装载的易燃物被引爆,整艘船被火焰包裹,断成两截。
那艘老旧的驱逐舰像只受惊的兔子,疯狂地绕着沉没的货轮转圈,盲目地投下一串串深水炸弹,炸起一道道徒劳的水柱。
“切断线路,潜望镜降下!下潜至一百五十米,保持静默。”
冯·阿尼姆满意地下令。U-151如同完成猎杀的幽灵,关闭引擎,悄无声息地滑向更深、更安全的海域,将身后的混乱和毁灭留给日本人。
类似的猎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UB-ll、UB-lll等潜艇在多个海域不断上演,德国潜艇部队像一群纪律严明、冷酷无情的狼群,死死咬住了日本本就脆弱不堪、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的海上生命线。
石油、橡胶、锡矿石、粮食……这些维系着战争机器运转和国民生存的宝贵资源,连同运输它们的船只和船员,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太平洋冰冷的深渊之中。
东京大本营的作战地图上,代表航运安全的区域正在急剧萎缩,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窒息的绝望感开始蔓延。
1919年7月15日,夜,日本占领的,位于德属马里亚纳群岛链条侧翼的一个关键前哨——硫磺岛(虚构,我也不知道硫磺岛在哪?这个只是代指某个战略位置重要的日占岛屿)。
这个面积不大、火山灰覆盖的岛屿,被日军改建为一个重要的水上飞机基地、无线电监听站和补给点。
它像一颗毒牙,嵌在德国舰队主要航线的侧翼,威胁巨大,由于岛屿地势险要,日军防守严密,构筑了大量地下工事和炮位,常规的两栖登陆作战势必付出惨重代价。
这个“拔牙”的任务,再次毫无悬念地落在了“狼人”特种部队肩上。
这一次,卡尔·沃尔夫上尉带领的不仅仅是他的老部下,还得到了一个工兵分遣队和两名通讯情报专家的加强。
他们不再依靠悄无声息但航程有限的橡皮艇,而是搭乘一艘经过特殊改装、静音性能极佳的德国远洋潜艇UB-lll,在月黑风高的深夜,悄然潜行到距离硫磺岛仅三海里的预定海域。
“检查装备,最后一次简报。”在UB-lll拥挤的军官休息室内,沃尔夫展开手绘的硫磺岛防御草图,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目标:A,摧毁北部湾的水上飞机库和停泊的‘二式’大艇;B,炸毁岛屿中央山丘上的无线电塔和雷达站;C,尽可能破坏岛上的淡水储存设施。行动时间,从登陆算起,四十五分钟。”
“工兵负责爆破,突击组清除障碍,狙击组控制制高点。记住,我们是影子,是幽灵,不要恋战,完成任务立刻撤离,死了活该!就给那些日本人陪葬去!”
队员们无声地点头,脸上涂满黑色油彩,眼神在昏暗的灯光下锐利如狼。
潜艇在预定深度悬停。队员们穿戴好潜水装备,背负着沉重的爆破器材和武器,依次通过鱼雷发射管,悄然进入冰冷的海水中。
他们使用小型水下推进器,如同真正的两栖狼群,悄无声息地向着硫磺岛那片漆黑、只有海浪拍岸声的海滩潜去。
登陆过程完美地体现了“狼人”的专业素养。他们利用礁石的阴影和涨潮的时机,避开了日军设置在滩头的地雷区和探照灯,如同融入了黑暗本身,迅速渗透进岛屿植被茂密的腹地。
行动迅速而高效。MP18/I冲锋枪加装了消音器,在清理零星哨兵时只发出轻微的“噗噗”声,如同死神的低语。
工兵们在军士长施耐德的带领下,熟练地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机库关键支撑点、无线电塔的基座以及雷达天线的底座上安装足量的塑性炸药和定时引信。
狙击手汉斯·克劳泽则带着他的观察手,悄无声息地爬上了岛屿的制高点,他的Gewehr 98狙击型步枪上加装了罕见的早期夜间瞄准镜,冷漠的十字线扫过下方日军的兵营和通道,随时准备清除任何可能发出警报的威胁。
整个过程如同精密的一场外科手术,没有激烈的交火,只有绝对的安静和致命的速度,三十八分钟后,所有爆破点安装完毕,突击组也清除了几个可能的暗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帝国再临:我的1915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