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精准但略显枯燥的外交辞令,逐条反驳对方的论点,反复强调帝国行动的防御性和对恢复地区秩序的必要性。
这种近乎刻板的回应,在美英法代表看来,更像是柏林在日益增大的国际压力下,开始显露出犹豫甚至软化的迹象。
他们相互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暗自得意,言辞也随之变得更加“恳切”,并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我亲爱的伯爵阁下,”美国特使,一位名叫哈里森的经验丰富的老牌外交官,将身体微微前倾,肘部撑在光可鉴人的红木会议桌上,指间的哈瓦那雪茄散发出醇厚的香气。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声音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真诚,“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承认,贵国在太平洋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贵国士兵的英勇与牺牲也令人敬佩,愤怒,是完全正当的情绪。”
他话锋一转,如同熟练的舵手调整航向,“但是呢,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往往需要冲突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这些肩负着维护世界秩序责任的大国,展现出超越一时得失的智慧和担当。”
“一个过于苛刻、甚至带有屈辱性的和平条款,往往只会埋下未来更大冲突的种子,这绝非文明世界所愿见到,为何……我们不尝试给和平谈判一个机会呢?或许,我们可以在此,共同探讨并拟定一个……嗯,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体面的停火框架?”
英国流亡政府的代表,一位名叫菲茨威廉的爵士,头发银白,举止一丝不苟,适时地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种忧心忡忡的“责任感”:
“哈里森特使所言极是,或许,我们可以寻求一个渐进式的解决方案,例如,作为建立初步互信的第一步,是否可以首先考虑停止对日本本土港口和其关键海上航运线的攻击?”
“这无疑将是展现德意志帝国恢弘气度与和平诚意的绝佳机会,也能为后续更深入的对话创造良好的氛围。”他的话语轻柔,却像裹着天鹅绒的匕首。
冯·伯恩斯特夫伯爵静静地听着,脸上如同戴着一副精心雕琢的面具,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有那双深邃的蓝色眼睛,偶尔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他耐心地等待着,直到美英法代表几乎将他们所有的“道理”和“建议”都陈述完毕,会议室里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带着某种期待意味的沉默,仿佛在等待他的“妥协”。
这时,他才缓缓地、极其沉稳地站起身。这个动作本身并不突兀,却瞬间吸引了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
他整理了一下礼服的衣襟,动作从容,但那双蓝色的眼眸深处,已开始酝酿一场即将席卷一切的风暴。
他没有立刻看向对面那几位代表,而是先将目光扫过会议室角落里那些被允许列席的、来自瑞士、瑞典等中立国的观察员和负责记录的秘书人员。
然后,他打开随身携带的一个厚实的、由黑色顶级小牛皮制成、边缘镶嵌金属包角并带有帝国鹰徽锁扣的皮质公文包,这个缓慢而郑重的动作,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先生们,”他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异常清晰冰冷,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仿佛冰层下汹涌暗流的穿透力,彻底打破了刚才那种虚伪的、“建设性”的和谐氛围。
“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我们聆听了大量关于‘和平’、‘稳定’、‘无辜民众’、以及所谓‘战术层面过激行为’的……精彩论述。”
他刻意在“精彩论述”上微微停顿,语气中的讥讽如同冰冷的针尖。
“你们运用这些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美好词汇,试图粉饰一场正在发生的、赤裸裸的、反人类的暴行;试图为一群彻底抛弃了军人荣誉和基本人性的、披着军装的野兽,寻找哪怕一丝一毫可以开脱的理由。”
他从公文包里,用戴着白手套的双手,极其小心翼翼、近乎虔诚地取出一叠放大了的黑白照片。
他的动作庄重得仿佛在手持某种神圣的遗物,又仿佛那单薄的相纸承载着千钧重量,灼烧着他的指尖与良知。
他没有立即向所有人展示,而是目光如炬,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鄙夷,缓缓扫过美、英、法代表那瞬间变得僵硬、笑容凝固、眼神开始闪烁不自然的脸。
“你们一再追问,帝国为何如此‘固执’,为何拒绝看似‘合理’的停火提议?为何必须不惜代价,彻底清除太平洋上的这颗毒瘤?”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不再掩饰那其中蕴含的无法抑制的愤怒与深沉的悲怆,如同火山终于冲破了地壳的束缚。
“让我来告诉你们!不是因为几艘被鱼雷送入海底的钢铁战舰,也不是因为前线士兵不可避免的伤亡,战争本身就伴随着牺牲与荣耀!德意志帝国是因为这个!因为这些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日本帝国的暴行!”
他猛地将第一张照片高高举起,手臂稳定有力,将画面清晰地转向会议桌对面的各方代表,以及侧面的中立国观察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帝国再临:我的1915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