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莲心与凡尘
三个月后,金陵城西街多了家奇特的店铺。铺面不大,挂着块砚秋堂的木匾,专卖些古旧玩意儿。店主是个年轻女子,左眼总是蒙着层白纱,却能准确说出每件古董的来历,甚至包括前几任主人的死因。这支银簪子,陈砚秋用缠着红绳的手指轻点柜台,民国二十年,城南张记绸缎庄的三小姐,戴着它投了秦淮河。簪头镶嵌的不是红宝石,是她自己的血玉。买主是个穿旗袍的贵妇人,脸色瞬间煞白,丢下银子抓起簪子就走,没注意到簪尾正渗出细小的血珠,滴在青石板上。师姐又在吓唬人。林砚端着碗莲子羹从后堂出来,眉眼间与林墨有七分相似,只是眼角多了颗泪痣。他将青瓷碗放在柜台上,碗里的莲子心还在微微颤动:王掌柜刚才送来的信,说城郊乱葬岗最近不太平,总有人看见穿红衣服的影子。陈砚秋摘下蒙眼的白纱,露出金棕色的竖瞳,瞳孔里游动着细小的莲花纹路:血煞。上个月暴雨冲垮了那片的老坟,露出了底下的战国墓葬。她用银勺搅了搅莲子羹,羹汤里映出乱葬岗的景象:棵歪脖子槐树下,红衣女鬼正啃食着盗墓贼的心脏,骨头渣从嘴角不断掉落。林砚突然按住她的手腕:你的眼睛......白纱下渗出细密的血珠,顺着脸颊滴进衣领,在锁骨处凝成小小的血莲花。自从三百年前的莲台之变后,她每使用妖力,左眼就会流血,这是人与妖的血脉冲突留下的印记。没事。陈砚秋重新蒙上白纱,指尖在柜台上划出符咒,血珠渗入木纹,浮现出乱葬岗的地图,今晚子时,带你去见识下真正的鬼东西。记得带上桃木剑,这次的血煞已经炼化了七颗人心,快要成气候了。她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里面是串紫檀佛珠,颗颗饱满温润,正是当年从莲台枯骨颈间取下的那串。夜幕降临时,乱葬岗的磷火已连成一片鬼火灯海。陈砚秋站在槐树下,看着红衣女鬼从坟堆里爬出来,乌黑的长发间缠着腐烂的布条,指甲足有三寸长,泛着青黑色的光泽。女鬼看见他们,发出刺耳的尖啸,张开的嘴里没有舌头,只有密密麻麻的倒刺。孽障!陈砚秋摘下白纱,金瞳在黑暗中亮起,三百年前没超度你,今日正好了结因果。她并指如剑,指尖迸发出金色佛光,莲花印记在眉心闪耀。女鬼惊恐地后退,身体却开始燃烧,在佛光中化作点点飞灰。林砚握紧桃木剑,突然发现女鬼消散的地方,泥土里露出半截青铜莲台碎片,上面刻着半道符咒,与他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他刚想捡起,却被陈砚秋按住手:别动,那是缚灵阵的残片,碰了会被缠上。她指尖拂过碎片,符咒突然亮起,浮现出一行小字:莲花开处,即是归途。第七章 故人辞与新约中元节这天,金陵城家家户户都在烧纸钱。陈砚秋关了店门,带着林砚去了城郊的山神庙。庙宇经过修缮,已不复当初的破败,只是香火依旧寥寥,只有个瞎眼老道士守着。陈姑娘来了。老道士摸索着倒茶,茶碗边缘缺了个口,后山的竹林里,又长出新的彼岸花了。他浑浊的眼睛转向林砚,突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这位小友,印堂发黑,怕是有故人要来了。话音刚落,一阵阴风卷起纸钱,在空中组成个模糊的人影。是二师叔,脸上的泥浆已经洗净,脖子上的勒痕变成了道红线:小秋,好久不见。他飘到供桌前,拿起个没点燃的香烛就往嘴里塞,地府最近查得紧,偷跑出来不容易。陈砚秋往香炉里插了三支香,香烟自动聚成莲花形状:二师叔此次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她注意到二师叔的脚链闪着金光,那是地府拘魂用的锁魂链。那老和尚要投胎了。二师叔吐出香烛梗,在枉死城等了你三百年,总算功德圆满。他托我给你带句话,说当年把你母亲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