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一月廿三,南京。
铅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细碎的雪沫子被北风卷着,打在总统府西侧的36师驻京办事处窗棂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宋希濂坐在梨花木书桌后,指尖夹着的烟卷燃到了尽头,烫得他指尖一麻,才猛地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桌案上摊着一张泛黄的华北地图,上面用红铅笔圈出的平津地区,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作为国民革命军第36师师长,他本该习惯这种战前的压抑——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压抑里,藏着多少穿越者的焦虑。
他不是这个时代的宋希濂。
真正的宋希濂,此刻该是刚从西安事变的余波中缓过劲,一门心思琢磨着如何巩固自己在中央军里的地位;而他,是来自八十多年后的历史系研究生林辰,1925年阴差阳错魂穿到这个身体里,一待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里,他顶着“宋希濂”的名字,从黄埔一期生做到师长,从围剿苏区到参与西安事变调停,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他不敢露半分破绽,却又忍不住用历史知识悄悄铺路——比如提前囤积的德制武器零件,比如偷偷改良的士兵训练大纲,再比如,此刻压在地图下的那份《中央军嫡系部队扩编建议书》。
“师长,该去操场看晨训了。”门外传来副官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爽朗,“今天轮到一营练刺杀,李营长说要给您露一手新琢磨的拼刺套路。”
宋希濂掐灭烟头,起身时顺手摸了摸口袋里的怀表——这是系统绑定他时给的“新手礼包”,表面看是块普通的瑞士怀表,实则是系统面板的触发键。他按了下表盖内侧的暗扣,只有他能看见的淡蓝色光幕瞬间铺开:
【宿主:宋希濂(林辰)】
【身份:国民革命军第36师师长,陆军中将】
【当前积分:】
【今日签到:未完成】
【当前可触发签到等级:月度签到(剩余2天)】
【系统任务:待接收】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光幕上点下“今日签到”。
【叮!今日签到成功,获得奖励:德制MG08重机枪营(满编12挺重机枪,含弹药手、观测员共144人),已自动合理化——伪装为“南洋华侨捐赠援华部队”,人员档案、装备入关手续均已生成,预计三日后抵达镇江码头。】
淡蓝色的光幕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宋希濂松了口气,这已经是他第十二次签到获得成建制部队了。从1925年穿来时的“每日签到得步枪”,到后来“每周签到得排级部队”,再到如今“月度签到得营级单位”,系统就像他藏在暗处的底气,让他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有了改写历史的资本。
“知道了,这就去。”他应了周明远一声,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呢子大衣——这件大衣是去年他用“剿匪任务奖励”换的,料子厚实,比部队发的棉衣暖和不少。
推开房门,寒风裹着雪沫子扑面而来,宋希濂缩了缩脖子,却看见周明远正踮着脚,往街对面的报摊张望。那报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写着“大公报·华北专版”,几个字在雪地里格外扎眼。
“看什么呢?”宋希濂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周明远挠了挠头,声音压低了些:“师长,您看那报纸头条——‘日军增兵华北,丰台驻屯军换防’,这都快过年了,小鬼子还不安分。”
宋希濂的目光沉了沉。他比谁都清楚,这不是“不安分”,而是暴风雨前的预兆。再过六个月,卢沟桥的枪声就会响起;再过七个月,淞沪战场就会变成血肉磨坊;再过十一个月,南京城会沦为人间地狱。
这些事,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走,去操场。”他拍了下周明远的肩膀,迈步朝办事处后院的训练场走去。脚下的青石板路积了层薄雪,踩上去咯吱作响,远处传来士兵们整齐的呐喊声,“杀!杀!杀!”
训练场边的老槐树下,36师参谋长邱维达正拿着个小本子记录着什么。他穿着件灰色棉袍,戴着圆框眼镜,看上去像个教书先生,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位从保定军校出来的参谋,打起仗来比谁都狠。
“荫国(宋希濂字荫国),你可算来了。”邱维达看见他,立刻合上本子迎上来,眉头皱着,“刚查了一营的装备,有三挺捷克式轻机枪卡壳了,子弹也缺了小半箱——后勤处说,这个月的补给要等下个月才能到。”
宋希濂早就习惯了这种窘迫。36师虽是中央军嫡系,号称“德械师”,可实际上满编率还不到七成。全师一万二千人,只有三个团配备了中正式步枪,重机枪不足二十挺,迫击炮更是只有可怜的六门——这要是真跟日军的常设师团对上,简直是拿鸡蛋碰石头。
“后勤处那边我去催。”宋希濂放缓了语气,指了指训练场上正拼刺的士兵,“李营长这新套路不错,比之前的英式拼刺更实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