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夜,上海吴淞口滩涂。
潮声裹着海风,拍打着滩涂刚加固好的防波堤——下午工兵连刚用木板和沙袋补了两处被海雾泡软的缺口,战壕外侧新插的竹签还泛着潮气。士兵们大多靠在沙袋上打盹,枪都横在膝盖上,只有哨兵握着上了膛的步枪,眼睛盯着漆黑的海面。李大海裹紧单衣,把白天领到的苏制步枪靠在身边,手指无意识地摸着枪身——这是昨天师里刚分的“华侨捐赠武器”,比他原来的中正式轻了不少,他还没来得及实弹试射,只在白天校准了准星。
“别摸枪了,留神手上的汗弄潮了枪栓。”班长张卫国蹲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根麻绳,正往防波堤的木桩上系——这是他们下午琢磨的“诡雷”雏形,把手榴弹挂在绳上垂进水里,不用埋在滩涂里,既能避开日军侦察,又能防夜里的偷袭小队。“昨天鬼子巡逻舰离得近,今晚说不定会派小股人来摸情况,这玩意儿比地雷灵便,碰着就响。”
李大海点点头,伸手帮着理麻绳。海风里除了海腥味,还飘着远处渔村的灯火味——傍晚时,渔民大叔又送来了两桶淡水,还说夜里要是听到动静,就摇着小渔船在近海转圈,帮着盯梢。正说着,远处海面传来一声极轻的“哗啦”,像是橡皮艇划水的声音,被潮声盖得只剩一丝。
“嘘——”张卫国立刻按住李大海的胳膊,指了指海面。
漆黑的海面上,几个模糊的黑影正贴着水面向滩涂飘来,速度很慢,几乎没有声响。李大海心里一紧,摸向腰间的手榴弹,却被张卫国按住:“别急,等他们再近点,这诡雷得让第一个艇撞上才管用。”他压低声音,对着身边的士兵打了个手势,几个士兵立刻摸黑检查战壕里的重机枪,枪架都架在上午垫好的木板上,稳得很。
黑影越来越近,能看清是三艘橡皮艇,每艘艇上坐着五六个穿黑衣服的人,手里的步枪贴着膝盖——是日军的夜袭侦察小队,不是主力进攻。最前面的橡皮艇离防波堤只剩十米时,艇身突然勾到了麻绳,“咔嗒”一声轻响,在夜里格外清晰。
“轰隆!”
挂在绳上的手榴弹在水里炸开,水花混着弹片溅起一人多高,橡皮艇当场翻了,艇上的日军掉进海里,挣扎着想往回游。张卫国猛地起身:“打信号弹!别开重机枪,用步枪点射!”
红色信号弹窜上夜空,滩涂两侧的隐蔽哨立刻回应,几艘改装过的渔船从暗处划出来——是渔民大叔带着村民来帮忙的,船上架着两挺轻机枪,对着海面的日军扫了几轮,却没下死手,只是把他们往滩涂这边逼。“抓活的!留两个问情况!”张卫国喊着,李大海已经跳出战壕,跟着几个士兵往海边跑,水里的日军有的中了枪,有的被渔网缠住,没一会儿就被制服了三个,剩下的要么淹死,要么趁乱划着破艇跑了。
“报告孙师长!鬼子夜袭小队被打退了,抓了三个活口,没伤着老百姓!”张卫国对着无线电汇报,声音里没多少兴奋,只有松了口气的平静——这只是小规模骚扰,算不上开战。
此时的真如高地指挥部,宋希濂正对着地图标注日军夜袭的位置,和邱维达讨论:“鬼子连续三天派小队来摸情况,是想摸清咱们的工事布局,不是要真打。让吴淞口那边再补几处诡雷,别用实弹反击,留着子弹防真的。”话音刚落,无线电里传来王敬久的声音,带着点警惕:“荫国!江湾那边发现鬼子的迫击炮小队,在咱们反坦克壕外侧晃悠,不像要进攻,倒像是在测距离。”
宋希濂拿起无线电:“敬久,让迫击炮营把阵地往回撤五十米,原阵地埋几个‘警报雷’——就用空弹壳做的,炸响了不伤人,只当是提醒。再派一个排去侧翼埋伏,别主动开火,看他们要干什么。”
“收到!”
江湾的稻田里,日军迫击炮小队正拿着测距仪量距离,队长佐藤蹲在田埂后,看着远处中国军队的迫击炮阵地,心里犯嘀咕——白天侦察时还看到阵地在这儿,怎么这会儿看着有点不对劲?“再往前挪十米,测准点!”他低声命令,一个士兵刚往前迈了两步,脚下突然“轰隆”一声响,却没弹片飞出来,只有一团烟雾。
“是假雷!撤!”佐藤心里一慌,转身就想跑。
埋伏在侧翼的87师士兵立刻起身,却没开枪,只是举着枪喊:“放下武器!不然开枪了!”日军小队本来就心虚,听着喊声更乱了,慌慌张张地往后跑,连两具测距仪都落在了田里。“别追!”排长喊住士兵,“捡了测距仪就行,别逼太紧,免得鬼子说咱们先动手。”
【叮!宿主麾下部队挫败日军吴淞口夜袭、江湾侦察试探,缴获测距仪2台、橡皮艇1艘,触发“淞沪战前防御”阶段奖励:积分,苏制7.62mm步枪子弹发(已合理化伪装为“华侨捐赠弹药”)、德制野战急救包300个(已合理化伪装为“德国军事顾问团补充物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