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天空终于撕开了闷热的口子,淅淅沥沥下起了雨。雨水暂时浇熄了连日的尘土,却让战壕变得泥泞不堪,也给士兵们带来了新的困扰。但比起日军的炮火,这点困难显得微不足道。
场景一:真如指挥部,雨中的紧急军情
宋希濂一夜未眠,眼中布满血丝。他站在雨檐下,看着通信兵冒雨送来的最新电文。周明远快步走来,脸色比天色还要阴沉。
“师座,确认了。日军第十一师团主力运输船队,已在马鞍群岛附近水域完成集结。第三舰队包括‘出云’号在内的多艘战舰,开始向长江口我方阵地进行试探性炮击。另外,我们监听到的日军无线电通讯异常活跃,密码破译部门正在全力攻坚,但迹象表明,进攻指令可能已经下达。”
雨点敲打着瓦片,声音急促,如同战鼓。
宋希濂抹去脸上的雨水,声音冷静得可怕:“预料之中。命令各部,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前沿阵地只留观察哨,主力进入防炮洞和加固掩体。炮兵观测所给我瞪大眼睛,一旦发现日军舰机大规模活动,立刻报告!”
“是!”周明远转身要去传达命令,又被宋希濂叫住。
“明远,我们刚到手的那12门‘实验性反坦克枪’(sPzB 41)和12门高射炮(Flak 38),配置到位了吗?”
“已经秘密部署到位!锥膛炮加强了罗成营把守的江湾开阔地反坦克区域,高射炮则分成三个组,隐蔽配置在指挥部、主要炮兵阵地和后方交通枢纽附近,进行了周密伪装。”
“好!这是我们给鬼子准备的第一份惊喜。”宋希濂顿了顿,低声道,“系统奖励的那个随机营级精锐部队,什么时候能到位?”
【叮!随机营级精锐部队(德械示范营)已召唤并合理化完成。该营由受过德式严格训练、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官兵组成,伪装成军政部直属的补充部队,正由一名叫徐成功的少校营长率领,将于今日下午抵达真如归建。】
系统的提示恰到好处。宋希濂心中更定,一个齐装满员、训练有素的德械示范营,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场景二:日军第十一师团旗舰“鹿岛丸”上,作战会议
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主持登陆前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舱内将佐云集,气氛狂热。
“诸君!”山室宗武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明日拂晓,帝国圣战之序幕,将由我第十一师团拉开!登陆计划,不变!第一波次,第四十三联队,在舰炮和航空兵掩护下,于川沙镇以东滩头强行登陆,建立滩头阵地!”
“嗨依!”联队长浅间义雄大佐起身,一脸狂热。
“浅间君,你的当面之敌,是支那军第八十八师一部。据情报,其工事坚固,且有战防炮。不可轻敌!”
“请师团长阁下放心!在帝国海军舰炮面前,支那军的工事不过是纸糊的玩具!我联队全体官兵,已抱定必死之决心,定当一举成功!”
山室宗武点点头,又看向其他将领:“登陆成功后,各部队按预定计划,迅速向纵深发展,分割包围支那军!我们要让支那人明白,抵抗是徒劳的!”
“天皇陛下万岁!”众将齐声高呼,声震船舱。然而,在一片狂热中,参谋长片村四八大佐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研究过宋希濂三十六师的布防,感觉这次的对手,恐怕不会像在东北时那样一触即溃。
场景三:上海公共租界,一家高档咖啡馆
英国武官菲利普斯少校正与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哈雷特·阿本德低声交谈。窗外雨丝绵绵,租界内依旧一派畸形的繁华。
“少校,您认为中国军队能守住吗?”阿本德喝着咖啡问道。
菲利普斯耸耸肩:“哈雷特,从军事角度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日军的海空优势和火力是压倒性的。中国军队虽然士气不错,但装备和训练差距太大。除非有奇迹发生。”
“但我听说,前线那个宋希濂将军的部队,准备得很充分?”
“准备再充分,也很难弥补实力的绝对差距。”菲利普斯压低声音,“我更担心的是,一旦日军进攻受挫,他们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比如……无差别轰炸,甚至使用毒气。那将是人道主义灾难。”
阿本德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所以,您对即将开始的战事持悲观态度?”
“作为一名军人,我尊重中国同行的勇气。但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者,我认为他们能拖延的时间,将决定南京政府能后撤多少物资和人员,仅此而已。”菲利普斯的语气带着西方人的优越感和对“落后民族”的某种怜悯。
场景四:中共江苏省委秘密联络点
“老李”看着刚刚译出的电文,眉头紧锁。电文是“蒲公英”同志冒死送出的,包含了日军准确的进攻时间和初步登陆地点。
“情况万分危急。必须立刻把这个情报送给前线指挥部。”“老李”对交通员说,“但绝不能暴露‘蒲公英’同志。你想办法,通过抗敌后援会的渠道,以‘热心市民根据日军舰船调动观察推测’的名义,将情报送到三十六师师部,或者……直接送给杜月笙的人,他们有关系能直达宋希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