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天空依旧阴沉,湿冷的北风卷过蕴藻浜战线的焦土,带来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与前几日那种令人窒息的宁静不同,一种更加沉重、更加不祥的预感,如同瘟疫般在阵地上蔓延。每个人都感觉到,一场远比之前任何战斗都要残酷的风暴,正在迅速积聚着力量。
凌晨,真如指挥部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侦察分队带回来的日军俘虏和文件,经过连夜审讯和破译,结果触目惊心。
“师座,口供和文件都证实了!”李慕华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却异常清晰,“俘虏是日军第6师团(谷寿夫部)的侦察军曹。他们奉命对金山卫、全公亭一带的滩头水文、守军部署进行最后核实。文件上明确标注了登陆艇集结区域和初步攻击时间表!最迟……就在三天之内!”
宋希濂看着摊在桌上的地图和翻译稿,脸色铁青。最后一丝侥幸心理被彻底粉碎。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立刻下达命令:
“明远,立刻将审讯笔录、文件照片和我们的判断,用最紧急的密电,同时发往南京军委会、第三战区长官部、以及张发奎、胡宗南两位司令官!在电文最后加上一句:‘职部已获确凿证据,敌登陆在即,情势万分危急,恳请上峰速断!’”
“是!”周明远转身就要走。
“等等!”宋希濂叫住他,“另外,以我的个人名义,给陈诚长官发一封密信,言辞要恳切,陈述利害,请他务必在最高军事会议上力陈增兵浦东之必要!”
“明白!”周明远快步离去。
宋希濂又对李慕华说:“慕华,命令张云鹤团的那个机动营,连夜向闵行方向再推进二十里,抵达后严密隐蔽!师属侦察营,全部撒出去,重点监控金山卫至乍浦一线海岸,有任何异常,立即报告!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即使上面来不及反应,我们也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是!师座!”李慕华也领命而去。
指挥部里只剩下宋希濂一人,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情报已经送出,但高层决策的迟缓让他心急如焚。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将准备做到极致。
【叮!宿主获得关键铁证并积极上报,“危机预警”任务完成度提升至80%。请宿主做好独立应对局部危机的准备。】
【叮!触发紧急备战任务:“枕戈待旦”。】
【任务要求:在48小时内,完成主力部队的临战准备(弹药补给充足、工事加固、官兵休整率达到80%),并确保独立机动营处于随时可投入战斗的状态。】
【任务奖励:积分500,000点,“初级士气爆发”药剂x10(小范围使用,可短暂提升部队士气和战斗力15%,持续2小时)。】
系统的任务及时且具体,指引着宋希濂进行最后的冲刺准备。
南京,黄埔路官邸。蒋介石的书房内,气氛异常紧张。陈诚、何应钦、白崇禧等核心幕僚齐聚一堂,桌上摊开的正是宋希濂紧急送来的铁证。
“委员长!情况已经再清楚不过了!”陈诚情绪激动,指着地图,“日军登陆杭州湾,意在截断我淞沪大军退路,这是致命的威胁!必须立刻调兵增援!我建议,将胡宗南第一军、或者至少其主力师,火速调往浦东布防!”
何应钦连连摇头:“辞修兄!第一军是我最后的战略预备队,轻易动用,若正面有失,谁来填补?况且,长途调动需要时间,等第一军赶到,恐怕日军早已登陆!为今之计,应严令张向华(张发奎)就地死守,同时命令廖磊第七军加速东进,驰援浦东!”
白崇禧则相对冷静:“敬之兄所言亦有理。但第七军尚在途中,远水难解近渴。是否可令靠近浙北的刘建绪第10集团军,抽调部分兵力,加强杭州湾北岸防务?同时,电令宋希濂、孙元良等部,在正面加强攻势,以牵制日军上海派遣军,使其无法全力配合登陆行动?”
蒋介石面色阴沉如水,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各方意见都有道理,但资源就这么多,每一步都关乎数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沉默良久,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而沉重:
“给张发奎发电:杭州湾防务,关系全局,务必竭尽全力,阻敌登陆。若有不测,唯他是问!”
“命令廖磊第七军,不惜一切代价,加速向松江、金山方向急进!”
“电告宋希濂、孙元良、王敬久等部,近日在正面战线,择机发起团级规模反击,以攻代守,牵制敌军!”
“至于胡宗南第一军……暂缓调动,作为总预备队,待机而动。”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折中方案,将巨大的压力抛给了前线的张发奎和正在急行军的廖磊,也要求正面的宋希濂等人承担起更积极的牵制任务。
命令传到真如指挥部,宋希濂立刻领会了高层的意图——即使无法大规模增援侧翼,也要在正面打得狠,让日军上海派遣军无法从容策应登陆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