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情报的价值无法估量!众人又惊又喜,但“山中友人”是谁?是“戚七”?还是那个神秘的“鹰徽”?
很快,李慕华通过秘密渠道收到了“戚七”的简短口信:“‘东风’烈,慎防‘穿堂’。近日勿接‘大货’,静观其变。图乃薄礼,聊表心意。”
口信 cryptic(隐晦)。“东风烈”印证了危机;“慎防‘穿堂’”可能指警惕内部渗透或快速打击;“勿接‘大货’”暗示暂停大规模物资交接;“图乃薄礼”则明确了地图来源。这表明“戚七”不仅知晓危机,还在暗中提供帮助,但同时表现出极大的谨慎,似乎在规避什么。这更印证了“清理者”的威胁确实存在,且可能主要针对他们。
与此同时,日军“木槿”部队指挥部,浅野大佐也在困惑中。他接到了方面军司令部要求加紧准备进攻的命令,但具体时间却迟迟未定。更让他恼火的是,重要内应“柴爷”突然失联,黑风寨被端,使得他对天目山内部的情报来源几乎中断。
“八嘎!‘柴爷’这个废物!‘清理者’那边也没有进一步消息!支那军似乎警觉了!”浅野焦躁地踱步,“命令部队,按原计划进行战前准备,但进攻时间待命!航空兵,加强侦察,特别是要找到支那军的炮兵阵地和指挥所位置!”
一场大战前的诡异宁静,笼罩着交战双方。
命令下达后,根据地高效运转起来。士兵们默默加固工事,检查武器,老兵们擦拭着刺刀,眼神平静;新兵们则有些紧张,但在军官和政委的鼓励下,也逐渐镇定。百姓们则在山寨组织的帮助下,往更深的山里转移物资和牲畜。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感,与坚定的信念交织在一起。
宋希濂沟通系统,用近期获得的积分兑换了 “阵地防御强化指南(土木工事优化)” 和 “战场急救强化培训包” ,迅速下发至一线连队和医务所,进一步提升部队的生存能力和战伤救治水平。系统的辅助,在这种紧张备战的时刻,发挥着滴水穿石的作用。
傍晚,高天亮亲自带领一个侦察小组,凭借“戚七”提供的地图,秘密渗透至“狮子口”外日军炮兵阵地附近。通过望远镜,他们证实了地图的准确性,但还有一个意外发现:除了日军,阵地上还有几个穿着不同于日军军装、也不同于伪军制服的人员在活动,举止神态不像军人,倒像……技术人员?
高天亮冒险抵近侦察,用望远镜仔细辨认,心中一震——那些人携带的器材箱上,有模糊的德文标识!难道是德国军事顾问?虽然德日已结盟,但德国顾问出现在一线日军炮兵阵地,还是极其罕见的!这个发现,意义重大!
他立即将这一情况通过电台发回师部。
师部内,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对着高天亮传回的情报,陷入更深的沉思。
“德国人?”周明远眉头紧锁,“他们想干什么?直接参与作战?还是提供技术指导?这会不会就是‘东风’的一部分?”
李慕华分析道:“如果是德国顾问提供炮兵技术支援,日军下一轮炮火准备将更加精准和猛烈!我们的工事面临严峻考验。而且,这标志着外部势力对华中日战的介入程度在加深,局势更复杂了。”
宋希濂盯着地图上那个炮兵阵地,目光冰冷:“不管来的是谁,只要是帮鬼子打中国人的,就是我们的敌人!高天亮提供的坐标非常精确,这是个机会!”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形成:趁日军进攻发起前,先发制人,拔掉这个威胁巨大的炮兵阵地!但风险极大,需要周密的计划和绝对的突然性。
午夜时分,宋希濂做出了决断。他再次召集核心人员。
“鬼子的炮兵阵地,加上可能的德国技术顾问,威胁太大!不能等他先开火!”宋希濂斩钉截铁,“我决定,组织一支精干突击队,秘密渗透,在日军发动进攻前夜,端掉这个炮兵阵地!”
任务代号:“斩爪”!
“高天亮!”
“到!”
“由你从‘猎影’中挑选最精锐的队员,组成‘斩爪’突击队!我给你最好的装备,最大的权限!详细侦察,制定周密计划,务求一击必中,全身而退!”
“是!保证完成任务!”高天亮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决然的光芒。
“其余各部,加强戒备,配合‘斩爪’行动,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命令下达,整个根据地如同一张拉满的弓,蓄势待发。黎明的黑暗格外浓重,远方日军的阵地上,那些德国技术员的身影,预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将更加残酷和不可预测。“东风”已起,而天目山的利刃,即将出鞘。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