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过年,还没有春晚。大家聚在一起,玩的玩扑克,吃的吃东西,各得其乐。
三子和他那群小伙伴则拎着灯笼,满屯子疯跑嬉闹,引得狗叫声此起彼伏。
跑着跑着,他们就看到有的人家正在“撒灯”。
什么是撒灯?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清楚——其实就是家里有长辈在那年去世的人家,会用锯末、柴油或松油,一堆一堆地从家门口一直撒到屯外的墓地方向。这是一种对逝去亲人的祭奠方式。
不少人家撒灯,远远望去,弯弯曲曲,宛若一条火龙,肃穆中透着温情。我已经很多年没在屯子里过年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习俗。
三子他们疯够了,也跑累了,肚子里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便各自回家,等着吃半夜的那顿饺子。
家里的大人也不再打扑克,十点多就开始张罗做饭煮饺子。
可能有朋友会问:不是说半夜只吃饺子吗,为什么还要做菜?
其实是因为有的人家供奉保家仙、老祖宗,信佛的也会准备素食水果。
供奉老祖宗和保家仙要摆酒菜,佛前则供素食点心。
这顿饭,得先做好供品、点上香,等香燃尽了才能煮饺子——不能和仙家、老祖宗、佛“抢着吃”,这是规矩,也是一份尊重。所有供品必须重新做,不能是中午的剩菜。
三子妈又忙着做了六个肉菜,给保家仙和老祖宗上供。三子家的保家仙供在仓房,老祖宗的供桌设在西屋,要斟满酒、摆好筷子;佛则供在中间屋子靠北墙的位置,摆几样素食、点心和苹果橘子。
那时水果种类不像现在这么多,每年基本都是这些。
三子爸负责操办这些仪式,别人他信不过。他在这三处一一摆好供品,磕头念叨,祈求全家幸福健康、平安顺遂,随后又到灶坑边把财神爷送上天,这才开始煮饺子。
保家仙和佛前的供奉一切正常,但老祖宗那桌却出了问题,把三子爸吓了一跳——怎么回事?
原来,给佛上供必须用素,三子爸洗漱后先敬佛,又去仓房给保家仙上供,心想老祖宗在西屋,最后再办也就不出屋。
可等他摆好酒菜筷子,正要磕头,忽然想起年前赶集买了新筷子,就急忙去找。等他洗完筷子回来,点香准备磕头时,竟发现供桌上的大鹅少了两只腿,其他菜也有动过的痕迹。
他以为自己眼花,揉眼再看,确实如此,顿时心里发紧。他赶紧点香磕头、嘴里念叨,之后急急忙忙去找三子妈,慌张地问:“孩子他妈,刚才给老祖宗上供的大鹅,是不是没腿?”
三子妈瞪他一眼:“怎么可能没有?不是你端的吗?咋了?”
三子爸更紧张了:“哎、哎……怕是老祖宗显灵了!我刚找筷子的功夫,俩鹅大腿就没了,菜也动了!”
三子妈一听,也一脸惊诧,压低声音说:“真是显灵也是好事,别声张,免得孩子们害怕。你快捣蒜,咱们煮饺子吧。”三子爸觉得有理,便没再多说。
忙活一阵,大家开始吃饺子。晚上这顿其实都吃不多,因为中午吃得太饱,零食也没断,装冻梨、花生的盘子早已见底。
平均每人吃七八个饺子,可小三子却有点反常,只吃了三个就喊困,要睡觉。按理说他跑了一晚上,应该多吃点,这情形实在有些奇怪。
大家吃完饭已近十二点,都困了,便陆续睡下——初一还要拜年,有的要去亲戚长辈家,也有人会来自家,得养足精神。
谁知睡到半夜三点多,突然听见小三子哼哼起来。三子妈起初以为是孩子说梦话,或是白天玩累了,后来听声音越来越大,感觉不对,连忙推醒三子爸。
三子爸披衣起来一摸,小三子浑身滚烫,蜷着身子喊肚子疼。他心想孩子晚上只吃了三个饺子,也没乱吃别的东西,怎么会这样?
就这么一会儿,小三子疼得哭起来。三子爸妈都急了——三子平时皮实,轻易不哭,这次肯定疼得厉害。大
家都说“小孩子不装病”,这大半夜的又是过年,卫生所也没人值班,该怎么办?
家里人听见动静也都陆续起来,看小三子这样,个个着急。
就在这时,三子妈突然想起什么,问三子爸:“他爸,你确定老祖宗供桌上那大鹅腿真没了?”
三子爸一听就急了:“孩子都疼成这样,你还问鹅腿!你想啥呢!”
三子妈大声说:“我看你是当老师当糊涂了!我是说,那大腿是不是让这小崽子偷吃了?”说着指了指三子。
三子爸这才反应过来,可能是小三子偷吃了供品,但也不知如何是好。三子妈催促道:“你快去找老五吧!要是疼一宿,孩子哪受得了?赶紧的,麻溜点!”
三子爸急忙穿衣穿鞋出门,没多大一会儿,就带着睡眼朦胧的老五回来了。
老五走到小三子跟前,仔细看了看,然后坐在炕上闭上眼睛,右手不停动着,像是在推算什么。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他才睁眼,看了看小三子,忍不住笑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东北那些灵异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