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周建军就睁开了眼。
他躺在炕上,盯着黑漆漆的屋顶,总觉得好像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那感觉就像鞋里进了一粒石子,不大,却硌得人心里发慌。
是什么事呢?
他仔细回想着最近发生的一切,从打野猪到分肉,再到给侯主任和谭玉送肉,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无比。
“建军,醒了?”
王铁牛那瓮声瓮气的声音从另一头传来。
“嗯。”周建军应了一声。
“今天去公社,我想给我妹买点东西寄过去,天冷了,也不知道她在那边怎么样。”王铁牛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担忧。
公社?妹妹?寄东西?
一道电光在周建军脑中闪过。
信!
他猛地坐了起来,他忘了给家里寄信了!
来到这里这么久,他只往家里寄过一次钱,却一封信都没写过。
虽然那个家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但妹妹周红梅还在城里,她肯定会担心。
想到那个在食品厂当临时工,独自支撑的妹妹,周建军心里涌起一阵愧疚。
他立刻翻身下炕,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从箱子底翻出纸笔。
“铁牛,你的信纸信封借我用用。”
“咋了?你也要写信?”
“嗯,给我妹写一封。”
周建军趴在炕桌上,笔尖在粗糙的信纸上沙沙作响。
他没有写太多家长里短,只是报了个平安,说了说农场转正的事,又叮嘱妹妹照顾好自己,缺钱了就跟他说。
写完信,他小心地折好,塞进王铁牛给的那个黄旧的信封里。
“走,吃完饭就去公社,我还没邮票。”
吃过早饭,两人搭上了去公社的牛车。
车板上铺着厚厚的稻草,也抵不住从木板缝隙里钻上来的寒气。
车上挤了十来个要去公社的职工,一个个都缩着脖子,将脸埋在衣领里。
杨杰和徐敏也在车上。
杨杰看到徐敏被挤在角落里,脸色冻得发白,有些心疼。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旁边一个占了老大位置的壮汉说道:
“这位同志,麻烦你挪挪,给女同志让点地方。”
那壮汉眼皮都没抬一下,谁不想坐得舒坦点?
车上的人也都假装没听见,没人愿意在这大冷天里委屈自己。
杨杰的脸涨得通红,还想再说什么。
徐敏却拉住了他的衣角,轻轻摇了摇头。
周建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毫无波澜。
他很清楚,这牛车回来的时候,肯定要装满从公社采购的物资,到时候,所有人都得靠两条腿走回农场。
牛车慢悠悠地晃了近两个小时,才终于到了公社。
公社不大,就是一条十字交叉的土路街道,两旁是青砖瓦房的供销社、邮局和国营饭店。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牲口粪便混合的奇特味道。
“建军,我先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布票,你呢?”王铁牛跳下车,活动着冻僵的腿脚。
“我去邮局,办完事咱们在这十字路口碰头。”
“好嘞!”
两人分头行动。
周建军走进邮局,一股暖气扑面而来。他买好邮票,将那封承载着惦念的信塞进了绿色的邮筒里,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从邮局出来,他又拐进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人头攒动,柜台前挤满了人。他想买点糖和点心,但那些紧俏货早就被人抢光了,只剩下些粗糙的杂粮和咸菜。
周建军失望地退了出来。
他站在街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一动。
他找了个没人的墙角,确认四周无人后,心念一动,整个人瞬间消失在原地。
再次出现时,他已经身处自己那二百多平的物资空间里。
空间里温暖如春,物资堆积如山。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现代包装的食品,最后落在一堆从四合院搬来的旧物上。
那是几床破旧的棉被,还有原主的一些半新不旧的衣服。
这些东西留在这里占地方,不如找个机会处理掉,或许……能帮到某些需要的人。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周建军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了更实际的东西上。
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那几个沉甸甸的麻袋上。
那是他从四合院那个家搬出来的全部口粮,主要是粗糙的玉米面和高粱面,还有一小袋珍贵的白面。
旁边还靠着一口黑漆漆的铁锅,锅底积着一层厚厚的烟灰,那是原主母亲留下的唯一念想。
有了这些,就能自己开火做饭了。
食堂的大锅饭,油水实在太少。
周建军心里盘算着。
钱,他现在不缺。
缺的是票,尤其是全国粮票。
没有那张薄薄的纸片,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一粒粮食。这是这个时代的铁律,无人能够逾越。
在空间里待了估摸有半个小时,他整理好了思路,心念一动,人便回到了墙角。
一股寒气瞬间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是无数根冰冷的钢针,狠狠刺进他的骨头缝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大荒?开局自带两百平物资仓库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北大荒?开局自带两百平物资仓库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