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一处的办公室里,键盘的敲击声、电话的应答声、文件纸张的翻阅声,交织成一首属于权力中枢的、永不休止的交响曲。
然而这一切声音,在林望的耳中,都已退潮般远去,化作一片模糊而遥远的背景噪音。
他的整个世界,都被手中这份名为《关于我省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初稿)》的文件所占据。纸张的触感微凉,但林望却觉得它像一块刚从炭火里取出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报告不厚,也就二十几页。但它的分量,却重逾千斤。
因为在他的【情绪图谱】系统里,一个位于省委大楼更高楼层的、代表着副省长钱振国的光点,正被一圈浓郁得化不开的【危机】标签死死包裹。那光芒的闪烁频率,已经不是不安,而是濒临崩塌的恐慌。
而另一条刚刚由【关系链】系统构建出的、触目惊心的暗红色线条,正从报告附件里“赵兴邦”那个名字上延伸而出,如同一条剧毒的藤蔓,精准地缠绕在了钱振国的光点之上。
【利益输送】。
【深度捆绑】。
这两个标签,冰冷、残酷,像两颗钉子,将二十年前清河农场那桩被尘封的旧案,与二十年后一位副省长的政治命运,牢牢钉在了一起。
“林处,王处又给您安排重任了?您可真是咱们处的顶梁柱啊!”
孙宇的声音像一只苍蝇,嗡地一声闯入林望几近凝固的思绪里。他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讨好笑容,眼神却像两把小钩子,不住地往林望手里的文件上瞟。
林望眼前的图谱中,孙宇头顶那颗【巴结】的标签亮得有些刺眼,旁边,一颗酸溜溜的【嫉妒】标签则在顽强地闪烁着绿光。
“嗯,一份调研报告。”林望的视线从文件上移开,冲孙宇微一点头,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他这份不动声色的镇定,显然让孙宇有些意外,也有些无趣。他讪讪地笑了笑,又奉承了两句,看林望没有更多表示,便识趣地退回了自己的工位。
办公室里,重又恢复了那种微妙的平衡。
林望没有再理会外界的纷扰。他重新将注意力投回到那份报告上。
这一次,他读得极慢,极细。
报告的行文风格,是典型的“政研室体”,四平八稳,滴水不漏。里面充斥着“亟待解决”、“刻不容缓”、“顶层设计”、“历史包袱”这类既正确又空泛的词汇。可现在,在林望眼中,这些枯燥的方块字,仿佛全都活了过来,变成了一群穿着灰色制服、表情严肃的刺客,字里行间,都藏着致命的刀锋。
“……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牵涉面广,不宜搞一刀切,但也不能因为问题敏感就绕道走,必须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予以正视……”
这段话,看似公允,实则已经将“清河农场”这个地雷的引信,摆在了桌面上。
“……尤其是在土地性质变更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个别人员钻政策空子等现象,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这几乎就是指着鼻子在说:当年有人在这件事上做了手脚,现在是时候翻旧账了。
林望的指尖,在那份参与改制的工作组成员名单上缓缓划过。他的【关系链】系统被催动到了极致,一张无形的、错综复杂的大网,以这份名单为中心,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
他看到了当年那些普通的科员、干事,如今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调往他处,还有的,则成为了省农业系统不大不小的中层领导。他们与名单上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有的是【同乡】,有的是【校友】,还有的,是【昔日下属】。
但所有的线条,无论多么复杂,最终都像百川归海一般,汇向了两个人。
一个是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的王林。
另一个,就是时任副厅长的赵兴邦。
而赵兴邦的那条线,又毫不迟疑地,连接向了如今的副省长——钱振国。
一瞬间,林望的后背窜起一股寒意。他终于想通了整件事的逻辑,一个让他遍体生寒的逻辑闭环。
第一步,王林用一份看似不经意的影像资料查询任务,将自己引到档案库,指向那个藏着“清河农-场”秘密卷宗的角落。这是一场关于“眼力”和“胆识”的考试。
第二步,自己用“狸猫换太子”的方式,交上了一份让他满意的答卷。自己既没有销毁证据授人以柄,又确实解决了他的心腹之患,还将“守密人”的身份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分寸”。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确认自己已经与他在这桩旧案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之后,王林毫不犹豫地,将这把刚刚被自己“藏”起来的刀,重新交到了自己手上。
不,他给的,是另一把刀。
一把更锋利、更致命,也更“名正言顺”的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