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的夏天,空气黏稠得能拧出水来。
张九烨回到张家湾的第三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着村庄,也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孙老爷子撑着黑布伞,裤脚沾满泥点,急匆匆走进张家老宅的堂屋。
他顾不得擦汗,压低声音对正在泡茶的张九烨说:“九烨,新来的吴市长要查账了。”
“查账?”张九烨手中的紫砂壶稳稳倾泻,茶汤澄澈,“是该查查,集团规模这么大,规范些是好事。”
“不是普通的查账!”老爷子急得跺脚,“他带了三个审计所的人,说要彻查集团成立至今的所有资金往来,重点就是你和集团之间的账目!”
张九烨这才放下茶壶,眉头微蹙。
他想起前几天在市政府偶遇这位吴市长时,对方那双审视的眼睛里闪过的复杂神色——不只是新官的锐气,更像带着某种特定目的而来的探究。
“他还提名张满囤接任董事长。”
老爷子叹了口气,“满囤那孩子,能力是有,就是心思太活络。听说他最近和省城王副省长的侄子走得挺近。”
张满囤?
王副省长?
张九烨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关键信息。
王副省长分管工业,其侄子王磊在省城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子配件厂,一直想成为东源的供应商,但产品质量始终达不到东源的标准。
“我明白了。”张九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孙叔,让他们查。”
审计工作组进驻东源集团的阵仗很大。
吴市长亲自主持动员会,强调要“厘清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张满囤作为新任董事长,表现得异常积极,不仅提供了全部账目,还主动将审计组引向了几个“可能存在疑问”的历史项目。
“张董,这些项目都是九烨叔当年亲自批准的。”财务总监有些犹豫地提醒。
张满囤板着脸:“正是因为是他批的,才更要查清楚!我们要对全体股东负责!”
消息传到张家湾,村民们都坐不住了。几个老伙计聚到张九烨家院子里,七嘴八舌地议论:“满囤这小子,翅膀硬了就翻脸不认人!”
“听说那个王副省长的侄子,想用次品配件替换咱们现在的供应商……”
“这不是明摆着要搞垮东源吗?”
张九烨坐在竹椅上,慢悠悠地摇着蒲扇:“大家稍安勿躁,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然而,审计进行到第二周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审计组在核查三年前的一笔境外设备采购款时,发现收款方是一家注册在维京群岛的贸易公司。
而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经查证竟与张九烨在香港注册的一家投资公司同名。
“找到了!”审计组的一个年轻人兴奋地报告,“这笔交易溢价30%,远超市场价!”
消息不胫而走。
张满囤立即召开临时董事会,语气沉重:“如果查实存在利益输送,我们必须严肃处理,给全体股东一个交代!”
吴市长得知后,连夜从市里赶到审计现场,亲自督战。
就在气氛最紧张的时刻,张九烨让秘书送来了一个密封的文件袋。
里面是完整的交易记录:那家维京公司确实是他的,但采购价格之所以高出市场价30%,是因为包含了为期五年的技术服务和设备升级保障。
更重要的是,合同附件明确显示,这笔交易为东源集团节省了后续近千万的维护费用。
“不仅如此,”张九烨亲自来到审计组办公室,平静地出示另一份文件,“当时国内找不到同类设备,如果通过正规渠道进口,关税和审批时间会让新生产线推迟半年投产。我用自己的境外公司采购,是为集团抢占了市场先机。”
审计组长仔细核对着文件,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最终的审计报告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张九烨个人与集团间的资金往来清晰规范,无任何利益输送:
三笔疑似“问题交易”经查证均为集团争取了重大利益。
张九烨曾三次以个人资产为集团贷款提供担保,承担巨大风险;审计期间发现张满囤涉嫌违规操作,意图更换合格供应商
“这他妈太干净了!”吴市长看着报告,脸色铁青。
他接到过“特别关照”,要查清张九烨的问题,没想到查出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更让他难堪的是,第二天省报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民营企业的领路人——记东源集团创始人张九烨》,文中特别提到“某些地方官员对企业正常经营的不当干预”。
就在吴市长焦头烂额之际,张九烨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
他主动约见张满囤,在集团会议室里,当着几位老董事的面说:“满囤,你提出更换配件供应商的事,我了解过了。王磊的厂子确实需要改进,但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东源派技术团队入驻指导,达标后再合作。你看如何?”
张满囤愣住了,他准备好的辩解全都堵在喉咙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