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多,村里的李叔推着自行车来了,车后座绑着个空桶:“小林,给我称 5 斤虾苗,我想在自家塘里试试养虾。”
林海去虾苗池捞了 5 斤苗,苏晓月按成本价算:“20 元 / 斤,5 斤是 100 元,您直接转合作社账户就行。”
李叔掏出手机转账,笑着说:“要是养好了,明年我也加入合作社,跟着你们一起干。”
夕阳把合作社的院子染成金色时,林海和苏晓月坐在虾苗池边整理账本。
“今天收入 1000 元(超市)+210 元(王婶)+100 元(张姨)+100 元(李叔)=1410 元,支出 1000 元(虾苗),净收入 410 元。”
苏晓月把账本递给林海看,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下周超市要 120 斤扇贝,李叔还说要介绍朋友来买虾苗,咱们得提前准备好。”
林海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又看了看虚拟屏幕 ——【当前气运值:95/100】,淡蓝色的光在视野里闪了闪。
老根叔拎着个空竹篮走过来,嘴里还嚼着糖糕:“明天我帮你们守摊,让晓月歇会儿,她这几天忙坏了。”
苏晓月笑着摇头:“不用,我跟林海一起,多个人多双眼睛。”
晚风带着海水的咸香吹过来,虾苗池里的小身影还在活跃地窜动。
林海知道,等这批虾苗长大,合作社的订单会更多;等花蛤苗分去村民塘口,大家的收入也会跟着涨。
而这些细碎的日常 —— 送订单、下虾苗、村民的笑容,正是日子里最暖的光,比任何海货都珍贵。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