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义熙二年暮春,江南京口正是草长莺飞之时,城中宋王府却比春日繁花更显热闹 —— 朱红府门悬挂的鎏金铜铃被往来仆从的脚步惊得叮当作响,门楣上悄然挂起的两盏大红灯笼,将 “宋王府” 三个烫金大字映得愈发鲜亮,连府外街道上的摊贩都忍不住探头张望,低声议论着府中今日的大事。
此时王府内院的产房外,数十名仆妇、丫鬟正屏息等候,手中捧着早已备好的襁褓、温水与草药,绣着祥云纹样的门帘被微风轻轻吹动,隐约能听见房内传来的婴儿啼哭 —— 那哭声清亮有力,瞬间让等候在外的众人松了口气。不多时,产婆抱着一个裹在锦缎襁褓中的男婴快步走出,脸上堆着喜笑高声道:“恭喜夫人!是位公子,哭声这么响,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
产房内,张夫人虽面色苍白,却紧紧攥着锦被望向襁褓,眼中满是温柔。作为刘裕的妾室,她此前虽深得刘裕敬重,却始终未有子嗣,如今诞下男婴,还是刘裕的第一个孩子,心中的激动与忐忑交织,指尖轻轻拂过婴儿柔软的胎发,泪水竟悄悄浸湿了枕巾。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王府,下人们立刻忙碌起来:厨房燃起旺火,炖上了滋补的鸡汤与红枣羹;管家亲自带着人打扫庭院,将府中各处都换上新采的鲜花;账房先生则取出银锭,准备分发给府中上下,连洒扫庭院的老仆都领到了两锭沉甸甸的银子,脸上笑开了花。
而此时的刘裕,正率领大军在淮北与北魏军队对峙。营帐内,他刚看完前线送来的战报,眉头还微蹙着思索战术,亲兵突然捧着一封家书快步闯入,声音带着难掩的喜悦:“将军!府中来信,张夫人诞下小公子了,是长子!”
刘裕猛地抬头,手中的竹简 “啪” 地落在案上,眼中的锐利瞬间被柔和取代。他接过家书,指尖因急切而微微颤抖,逐字读完后,竟忍不住起身在营帐内踱了两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身旁副将见状打趣道:“将军征战多年,今日倒像个盼着归家的少年郎!” 刘裕大笑一声,却也不辩解 —— 他年近四十,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心中却始终盼着能有子嗣继承家业,如今长子降生,如何能不欣喜?
虽军务繁忙无法即刻返家,刘裕却当即召来亲信,指着案上一枚早已珍藏的和田玉璧吩咐道:“你即刻动身返回京口,将这枚玉璧送回府中,给我儿做生辰礼。再替我传话说,为子取名‘义符’,愿他将来能与忠义之人为伴,手握权符,不负我望。” 那玉璧通体莹白,温润通透,边缘雕刻着精致的龙纹,是刘裕早年征战时从敌军将领手中缴获的珍宝,平日里从不轻易示人,如今却毫不犹豫地赠予刚出生的儿子,足见其重视。
亲信快马加鞭赶回京口时,宋王府早已备好迎接之礼。当玉璧被呈到张夫人面前,她小心翼翼地将玉璧贴在婴儿胸口,轻声道:“儿啊,这是你父亲的心意,将来定要如你父亲所愿,做个有担当的人。” 府中为挑选乳母更是下足了功夫:管家从府中数十名仆妇中反复筛选,不仅要手脚勤快、身体健康,还要性情温和、有养育孩童的经验,最终选定了曾抚养过王府旁支子弟、且口碑极好的李妇。李妇每日亲自为婴儿哺乳、洗澡,连襁褓的厚薄、喂奶的时辰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生怕有半点差池。
此后数月,宋王府的喜庆氛围丝毫未减,往来拜访的官员、亲友络绎不绝,送来的贺礼从珍稀药材到名家字画堆积如山。而这个名叫 “刘义符” 的男婴,就在满府的呵护与期待中,一天天长大,只是那时无人知晓,这位承载着刘裕厚望的长子,未来会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奇葩皇帝合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