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上的字迹歪斜,如同毒蛇爬过的痕迹,带着赤裸裸的威胁与算计。“欲救费彬,拿账册来换。”
沈渊捏着布条,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费彬未死,这本是一个意外之喜,至少保住了追查“十三”的一条重要线索。但对方提出的交换条件,却将他逼入了绝境。
账册?他若有账册,何至于步步维艰,屡陷死局?这分明是一个明知他拿不出来,却偏要强求的刁难!其目的,或许根本不在账册,而是以此为借口,布下另一个更致命的陷阱,引他独身前往。
“不能去。”顾清风的声音冰冷而肯定,他扫了一眼布条,眼神锐利如常,“陷阱。”
沈渊何尝不知?城隍庙戏台,人流复杂,易于设伏,更是难以救援的绝地。独身前往,无异于自投罗网。
但他脑中思绪飞转,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逐渐成型。对方步步紧逼,利用各种规则和潜势力将他压制得喘不过气,是时候,跳出这个棋盘,去寻求更高层面的“规则”庇护了!
“顾兄,你说得对,不能去。”沈渊将布条碾碎,撒入山涧,“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他们越是怕我们查,我们越要查下去,而且要查得堂堂正正,查得人尽皆知!”
他看向顾清风,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要面圣!
黎明时分,沈渊与顾清风悄然回到京城。顾清风再次隐入暗处,如同沈渊手中最锋利的暗刃。而沈渊,则换上一身虽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飞鱼服,仔细包扎好左臂的伤口,将绣春刀佩于腰间,昂首挺胸,走向皇城。
他并非毫无凭仗。锦衣卫小旗官职虽低,却有“御前行走”的虚衔,加之他身负青城派灭门、锦衣卫力士殉职、乃至昨夜城外十里坡血案(费彬遇袭)等多桩要案,有充足的理由请求面圣陈情。
当然,区区小旗想要面见天子,难如登天。层层通报,层层阻拦。沈渊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北镇抚司指挥使,骆思源。
镇抚司大堂,气氛肃杀。骆思源端坐于上,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不怒自威。他静静地听着沈渊的禀报,从青城派案发,到遭遇袭击,再到张威暴毙,以及昨夜十里坡费彬遇袭……沈渊隐去了顾清风的存在和部分过于隐秘的线索(如账册、“十三”),但将嵩山令牌、云雾山庄杀手、东厂异常关注以及五城兵马司的蹊跷干涉等关键节点,一一陈述,逻辑清晰,证据链隐隐成型。
“……卑职以为,此案已非简单江湖仇杀,背后牵扯甚广,甚至可能危及京城安定。匪人猖獗,竟敢在京畿重地接连行凶,袭击朝廷命官,刺杀江湖名宿,视王法如无物!卑职人微言轻,屡遭掣肘,恐负圣恩,难竟全功。故冒死恳请指挥使大人,允卑职面圣陈情,请旨彻查!”沈渊单膝跪地,言辞恳切,却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悲壮与决绝。
骆思源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椅的扶手,良久不语。他自然知道此案背后的水有多深,牵扯到东厂、江湖大派,甚至可能涉及朝中更高层的博弈。沈渊此举,无异于将一颗烧红的炭球抛到了他的面前。
保沈渊,可能引火烧身。不保,若沈渊所言属实,日后案情爆发,他这指挥使也难辞其咎。
“你所言,可有实证?”骆思源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嵩山令牌、殉职力士遗体、张威暴毙现场、十里坡激战痕迹皆可为证!卑职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句句属实!”沈渊抬头,目光坦荡,毫无畏惧。
骆思源凝视着他,仿佛要看清这个年轻小旗体内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和勇气。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起来吧。”骆思源站起身,“本官,带你入宫。”
一个时辰后,皇宫,养心殿偏殿。
檀香袅袅,气氛庄严肃穆。年轻的嘉靖皇帝身着常服,坐于御案之后,面容清瘦,眼神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与锐利。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垂手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骆思源与沈渊则跪伏于下。
沈渊再次将案情简明扼要地陈述了一遍,声音平稳,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了案件的恶劣性质(京城重地、连环命案、袭击官差)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江湖动荡、朝局不稳)。
皇帝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沈渊说完,他才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天生的威仪:“依你之见,此案该当如何?”
沈渊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沉声道:“回陛下,此案迷雾重重,背后似有黑手搅动风云,意图不明。臣恳请陛下,下旨成立专案,由北镇抚司主导,六扇门协办,赋予专断之权,严查此案!无论涉及何人,无论牵扯何派,一查到底,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他没有具体指证东厂或任何朝臣,而是请求扩大调查权限,这既表明了态度,又避免了直接树敌,显得更为老成持重。
皇帝未置可否,目光转向骆思源:“骆卿以为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武:从锦衣卫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综武:从锦衣卫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