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紫霄宫偏殿,太极堂
“段公子既会一阳指功,那想必定是大理皇族出生。”在武当紫霄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玉玑子老道身着一袭道袍,袍上的八卦图案在微弱的光线中隐隐闪烁。他双手负于身后,眼神看似平和,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安排众人进入紫霄宫偏殿太极堂叙话。
偏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一旁的小弟子们脚步轻盈,悄无声息地穿梭其中,按照玉玑子老道的吩咐上茶。那茶水从茶壶中缓缓流出,落入茶杯,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偏殿中回荡。待一切安排妥当,玉玑子老道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好奇。
段无咎坐在位上,身姿挺拔,犹如一棵苍松。他双手抱拳道,声音清朗而沉稳:“在下正是大理太子段无咎。敢问道长名讳,眼下在武当现任何职务。”他的目光坚定,直视着玉玑子老道,仿佛要透过对方的眼神看穿其内心的想法。
“哦,原来是大理国太子殿下当面。”玉玑子老道微微欠身,脸上露出一副恭敬的神情,但那笑容却未达眼底。答道:“老道武当玉玑子,现恬为执法堂长老。不知太子殿下因何至此啊?”他的话语看似平常,却如同暗藏玄机的谜语,让人捉摸不透。
段无咎见眼前的玉玑子老道,得知自己的身份后波澜不惊,脸上没有丝毫的惊讶或敬畏之色。而且,老道也未提出要引荐武当掌门,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加之之前入山时的一切异常现象,山上原本应该热闹的道观显得格外冷清,弟子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紧张和不安,道路两旁的树木仿佛也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他们。段无咎心中暗自思索,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玉玑子道长定有问题。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心中开始盘算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段无咎客气的笑了笑道:“我们一行人是奉来了父皇之命,前往大宋汴京,参见大宋官家并递交国书的。行在武当山下时遇到贵派弟子遭人截杀,我等担心武当安危,不敢有所怠慢,适才在山门前有贵派弟子交手,还请多多包涵。”
“好说好说,段太子远道而来,武当蓬荜生辉啊!”只见玉玑子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双手抱拳道,声音洪亮地说道,那声音在这偏殿中回荡。“不知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我们武当的纯阳无极功孰高孰低啊?”他这话说得看似随意,实则暗藏锋芒,目光紧紧地盯着对面的段无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挑衅与试探。
段无咎坐定身形,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听到玉玑子这话,他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这玉玑子老道分明是在暗中挑衅大理与武当的关系,还想借此机会试探自己的武学境界。他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应对之策。大理段氏与武当派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可这玉玑子却突然挑起这样的话题,其中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武当的纯阳无极功讲究以柔克刚,大理段氏一阳指亦是以正御邪,本是殊途同归。”段无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回应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倒是听闻武当执法堂玉玑子长老的两仪颠倒剑,独步天下,不知是否可以赐教?”他这一番话,巧妙地避开了玉玑子关于武学高低的问题,反而以柔化刚,反将了一军。
玉玑子听了段无咎的话,心中微微一凛。他没想到这年轻的段太子如此聪慧,话语竟无懈可击。他上下打量着段无咎,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赏。但他并不打算就此罢休,略一沉吟,接着又问道:“《道德经》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段太子以为,这『恶』从何而来?”他这一问,已经从武学层面上升到了哲学层面,想要进一步试探段无咎的学识和悟性。只见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静静地等待着段无咎的回答,仿佛在这武当山的微风中,一场关于智慧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玉玑子借道经暗指段氏介入武当内务为“恶”。
段无咎神色从容,面对对面玉玑子的质疑,他嘴角微微上扬,声音清朗却又带着几分沉稳地回应道:“「佛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善恶本是一念,长老何必执着?」这世间的善恶,就如同缥缈的云雾,不过是人心的一念之差罢了。长老你这般揪着不放,莫不是被这世俗的执念蒙住了双眼?其实善恶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放下执念,或许就能看到那一片清明之境。”
段无咎此番以佛理化解当下的僵局,其中暗藏深意。他的眼神不经意间扫过玉玑子,那目光中似乎带着一丝惋惜,实则是在暗暗暗示玉玑子执念过深。他心中明白,玉玑子被自己的执着所困,就像陷入了一个无形的牢笼,难以自拔。而自己这番话,就如同那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希望能唤醒玉玑子心中那一丝清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