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武当客舍小院。
段无咎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他猛地睁开眼睛,身体微微一颤。门口的朱丹臣听到动静后,连忙推开门走了进来。
“殿下,这是武当每日晨课的铃声。”朱丹臣轻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恭敬。
段无咎揉了揉眼睛,稍微定了定神,然后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朱丹臣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回答道:“回殿下,现在大约是卯时初刻。”
段无咎捏了捏眉间,昨晚他夜探武当山后,连夜整理了自己的所得。他仔细回想了自己看到的“混元无极功”和“太极十三式”,并没有急于去练习这些功法,而是细心地感悟了一下功法的玄妙之处,以及与自己现有的功法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可借鉴之处。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段无咎不仅对这些功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制定了在武当的行动计划。他深知玉玑子的不轨之行,要想将其绳之以法,必须收集更多的罪证。此外,他还需要联合武当的高层,共同防范玉玑子的反扑。
想到这里,段无咎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他决定尽快展开行动。
待到武当晨课结束后,段无咎稍作整理,便命人前去拜见武当掌门。
不多时,武当掌门便得知了段无咎的来意,他深知这位大理国太子殿下身份尊崇,不敢怠慢,于是未待久等,便亲自率领一众武当高层,匆匆赶往段无咎所在的客房。
段无咎闻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心知是武当掌门等人到了,赶忙起身,迎至门前。
只见门外走进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老道,他面如冠玉,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淡然与从容,仿佛世间万物皆在其掌握之中。他双眸平和而深邃,目光所及之处,仿佛能洞察人心,令人不敢直视。其身材挺拔,肩宽腰窄,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优雅与力量,仿佛每一动作都蕴含着武学的精髓。
段无咎见此老道,心中暗赞一声,好一个仙风道骨的人物!他抱拳行礼道:“晚辈段无咎,大理段氏后人,特来拜见武当掌门,感谢前辈的款待。”
那老道微微一笑,还礼道:“不必多礼,老道姓李,名纯善,字守正,现恬为武当掌门之职。”
段无咎见他气质超然,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行走间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并且如其他武当高层一样,身着一袭月白色道袍,道袍上绣有祥云纹样,且腰间都系着一条墨色丝绦,丝绦上挂着一枚青玉玉佩,玉佩上刻有“武当”二字
“大理与武当素有渊源,太子昨日到来,老道未能相见,实乃贫道之过啊。”李掌门一脸歉意地说道,随即便转头看向玉玑子,眼神中透露出些许责备之意。
玉玑子见状,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自己昨日的行为有些不妥,但又不敢当面顶撞李掌门,只得低头不语,心中暗自祈祷着李掌门不要过多责怪。
武当掌门似乎并未打算深究玉玑子的过失,他微笑着对段无咎说道:“太子远道而来,贫道已备好清茶,还望太子不吝赐教,品鉴一番。”
段无咎连忙拱手还礼,道:“前辈言重了,晚辈岂敢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不过既然前辈如此盛情,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众人寒暄几句后,便一同朝着武当后山走去。一路上,众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武当掌门的禅室。这座禅室依山而建,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竹林,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更显清幽静谧。
禅室外是一片小巧的庭院,院内种有松柏和梅花。松柏四季常青,梅花则在寒冬中绽放,散发出阵阵幽香,令人心旷神怡。
禅室本身为木质结构,屋顶覆盖着青瓦,檐角高高翘起,显得古朴典雅。门窗均采用雕花木格,窗纸上精心绘制着山水画,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静心斋”三个大字。
段无咎踏入禅房的瞬间,一股静谧的氛围扑面而来。他刻意的四处打量,扫视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探索着什么秘密。
禅房内的陈设简约而不失雅致。正中央摆放着一张紫檀木茶桌,桌面光滑如镜,散发着淡淡的木香。茶桌上整齐地放置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和一个小巧的香炉,香炉中飘出的缕缕轻烟,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
茶桌两侧各放置了一把太师椅,椅背雕刻着精美的太极图案,线条流畅,寓意深刻。这两把椅子显然是为了方便人们在此品茶论道而设。
墙上悬挂着一幅《道德经》的书法作品,字体苍劲有力,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这幅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高超书法技艺,更透露出一种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在禅房的一角,摆放着一座青铜香炉,炉中燃烧着檀香,香气袅袅,让人闻之心旷神怡。这股淡雅的香气与禅房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使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