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论他如何运转残留的意念去感知,四周除了浩瀚的古老道韵与刺骨的寒冷,再无半点异常气息,更找不到丝毫杀机的源头。方才的交手仿佛从未发生,只有识海中残留的刺痛和经脉中混乱的隐痛在提醒他那瞬间的真实。
指环上那缕微弱的温热脉动已然中断,混沌之力的运转被强行打破,短时间内再难凝聚。段无咎盯着玉壁深处那片深邃的黑暗阴影良久,眼神由惊怒转为冰冷,最终只剩下一片如渊的沉静。他缓缓站起身,身体因为内腑的震荡还有些微的摇晃,但背脊挺得笔直。
“天不取,我自取之。”他低声自语,不再徒劳搜寻那不知隐匿何处的袭击者,所有的杂念、惊疑、甚至愤怒,都在这冰冷的宣告中被强行压进心底深处。目光重新回到无崖子的碑刻,尤其是那讲述《太上感应篇》的段落。
既然依靠指环那无意识的微弱共鸣引动自身感应的方法被外力打断而变得不可行……那么,就只能用最笨拙,也最直接的法子——彻底理解无崖子前辈留下的文字,以真正的理解,去契合这门玄奥的功法。
时间在绝对的专注下失去了意义。
段无咎如磐石般定在玉壁前,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符号,他都不再是匆匆浏览,而是以全部心神去浸染、琢磨、推衍。
“夫心若明镜,物来则照……混沌者,诸天根苗,造化本源,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他逐字逐句地思索印证。
逍遥子留下的文字,其精妙之处,不仅在于对混沌本源的阐述,更在于他留下了一种无比玄妙的引导方式!他不是在描绘力量本身,而是在描绘一种心境的转化,一种精神层面的“势”。就如同一条河流,他讲述的不是水流的颜色、重量,而是讲述河道的宽窄曲折、水势的缓急,以及如何顺应这种无形的“水势”来引导水的走向。
段无咎尝试着放空自我,不再执着于“寻找”那股力量。意念如同无形的涟漪,缓缓铺开,去感应洞府存在的每一丝气机流动——并非捕捉实体,而是捕捉那种流动的韵律。
意识沉静如古井深潭。
喜欢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