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王城的琉璃工坊内,炉火通明,工匠们正围着刚出炉的琉璃器,发出阵阵惊叹。架子上,一面等身琉璃镜泛着冷冽的光泽,镜面上没有丝毫杂质,能清晰照出人的发丝;旁边的琉璃屏风则更为精巧,屏面上用彩色琉璃镶嵌出草原风光,阳光透过屏风,光影落在地上,宛如真的草原在流动。
“这才是真正的琉璃!比以前那些浑浊的‘假琉璃’强太多了!”工坊总管李匠师捧着一面巴掌大的琉璃镜,激动得手都在抖。以前隋唐的琉璃,大多是低温烧制,颜色浑浊还布满气泡,只能算“半琉璃”,而耶律现传授的高温烧制法,用提纯后的石英砂做原料,烧出的琉璃通透如冰,还能做成各种精巧样式。
消息传到王宫,耶律现亲自前来查看。他拿起那面等身琉璃镜,看着镜中清晰的倒影,满意地点头:“不错,这才符合‘琉璃’的名头。以前的琉璃只能做摆件,现在咱们的琉璃能做镜子、屏风、茶具,实用性强,肯定能受欢迎。”
他当即决定,将琉璃器分为两档:一档为“贡品级”,像等身琉璃镜、彩色琉璃屏风这类精品,专供隋廷皇室和辽国贵族;另一档为“珍品级”,如巴掌琉璃镜、琉璃茶具,卖给中原世家和富商。同时,他还特意挑选了一套最精致的琉璃器——一面等身镜、一座琉璃屏风、一套琉璃茶具,作为贡品,让使臣送往隋廷。
当辽国使臣带着琉璃贡品抵达洛阳时,整个隋皇宫都轰动了。隋炀帝杨广亲自在大殿接见,当使臣揭开贡品的锦布,等身琉璃镜在殿内的阳光下泛出耀眼的光,清晰照出殿内所有人的身影,连杨广龙袍上的金线花纹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这就是辽国新造的琉璃?”杨广快步走到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惊讶得说不出话。以前隋宫里的琉璃镜,不仅小,还模糊不清,哪像这面镜子,大得能照全身,还这么透亮。
使臣笑着回答:“回陛下,这是我辽可汗特意为陛下打造的贡品。我辽的琉璃采用高温烧制,通透无杂,不仅能做镜子,还能做屏风、茶具,实用性远超以往的琉璃。”
杨广又看向那座琉璃屏风,屏面上的草原风光栩栩如生,阳光透过琉璃,光影在地上流动,宛如真的草原在眼前展开。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琉璃表面光滑冰凉,触感极佳。
“好!好!太好了!”杨广连连称赞,“辽可汗有心了,这贡品朕很喜欢!”当即下令重赏使臣,还让内侍把琉璃器送到后宫,给萧皇后和嫔妃们观赏。
萧皇后看到琉璃器时,更是惊喜不已。她站在等身琉璃镜前,看着镜中清晰的自己,笑着对嫔妃们说:“以前用铜镜,总觉得模糊不清,没想到这琉璃镜这么透亮,连鬓角的碎发都能看清!”
嫔妃们围着琉璃茶具,一个个爱不释手。这套茶具通体通透,倒入茶水后,茶汤的颜色透过琉璃,显得格外清亮。“用这茶具喝茶,怕是连茶都变香了!”一个嫔妃感叹道,引得众人纷纷点头。
很快,辽国琉璃器传入隋宫的消息传遍了洛阳。世家贵族们纷纷动了心,杨素第一个派人找到辽国商队,一次性订购了三百面琉璃镜——既有等身大镜,也有巴掌小镜,还订了十座琉璃屏风、五十套琉璃茶具。
“大人,这么多琉璃器,要花不少钱啊!”管家看着订单,有些犹豫。杨素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钱算什么?现在满朝文武都在抢辽国琉璃,咱家要是没有,岂不是丢了面子?再说,这琉璃镜比铜镜好用百倍,琉璃茶具比瓷器精致,花再多钱也值!”
没过多久,杨素府里就摆满了琉璃器。客厅里放着琉璃屏风,书房里挂着琉璃镜,连姬妾的房间里,都摆着巴掌大的琉璃镜和琉璃茶具。每次宴请宾客,杨素都会特意展示琉璃器,引得宾客们羡慕不已,纷纷打听在哪里能买到。
宇文智及、裴蕴等大臣也不甘落后,纷纷找辽国商队订购。宇文智及一口气订了五十套琉璃茶具,用来招待客人;裴蕴则订了二十面等身琉璃镜,分别放在府里的各个院落。一时间,洛阳的世家府邸里,到处都能看到辽国琉璃器的身影,用琉璃器待客、梳妆,成了贵族间的新风尚。
普通富商们也想跟风,可“贡品级”琉璃器价格太高,一面等身镜就要五百钱票,他们根本买不起,只能退而求其次,买“珍品级”的巴掌琉璃镜和小型琉璃摆件。即便如此,辽国商队的琉璃订单还是排到了一年后,工坊里日夜不停烧制,依旧供不应求。
随着琉璃器的热销,大量的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辽国。以前辽国靠羊毛衫、粗铁、青瓷赚钱,现在加上琉璃器,利润翻了好几倍。马周拿着商队传回的账目,笑着对耶律现说:“可汗,这个月光是卖给中原的琉璃器,就赚了五十万钱票!杨素、宇文智及这些大臣,出手比世家还阔绰,简直是把钱往咱们辽国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