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勿忘九一八)
夜色像一块厚重的黑布,将主基地裹得严严实实。当最后一批运输机的引擎声在星港停机坪渐歇时,米勒扶着舱门跳下来,动力装甲上的焦灰在灯光下簌簌掉落,眼底的红血丝像爬满的蛛网。雷跟在他身后,两人刚要往指挥中心的方向走,通讯器里就传来奥古斯都的声音。
“米勒,雷,汇报的事不急。”奥古斯都的声音比白天更沉,却带着暖意,“让兄弟们先去宿舍,热水和热食已经备好,换身干净衣服,好好睡一觉。有什么事,明天早上再说。”(宿舍就是补给站,一个补给站可以住20人)
米勒顿住脚步,抬头望向指挥中心的方向——那里的灯光还亮着,像黑夜里的一盏灯塔。他攥了攥拳,最终还是对着通讯器回应:“收到,指挥官。”
看着士兵们成群结队地走向宿舍,米勒和雷才各自回了宿舍。热水浇在身上时,疲惫感才彻底涌上来,战场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可温暖的水流和干净的床单,又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回家”的踏实,两人几乎沾床就睡,连梦都睡得沉。
而指挥中心的沙盘室里,奥古斯都还站在巨大的全息沙盘前。沙盘上是这颗星球的三维模型,大部分区域已经被淡蓝色的光点亮——那是铁鸦连日侦查的成果,从星港周边,到峡谷战场,再到绿皮巢穴,光点像涟漪般不断扩散。只剩下西北方一小块区域还笼罩在暗灰色里,沙盘边缘的进度条显示“97%”,旁边的标注写着“预计明日中午12点,铁鸦完成最后区域侦查,地图全亮”。
奥古斯都抬手划过沙盘上的亮区,指尖停在绿皮巢穴的位置——那里的光点旁,还标注着“牺牲人数:6759”的小字。他沉默地站了很久,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才转身在旁边的行军床上靠了一会儿,没睡多久,就起身整理了一下指挥服。
清晨8点,指挥中心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米勒和雷坐在最前排,两人换了干净的作战服,眼底的疲惫淡了些,却依旧带着肃穆;莉娜博士抱着厚厚的检测报告,白色大褂上别着一枚小小的金属徽章——那是火蝠队长罗伊的身份牌碎片,她特意留着;汤姆手里拿着陵园的建设清单,马库斯则坐在角落,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目光落在会议室中央的空位上,那是为牺牲者留的“位置”。
奥古斯都走进来时,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他点了点头,示意大家开始汇报。米勒率先开口,清晰地说着战场清理的细节:“绿皮尸体共回收721万具,全部处理完毕,瓦斯已入库;战场及周边一公里地面,经三次高温焚烧,孢子浓度低于安全阈值,无残留风险;受损装备已运回维修厂,预计一天内可修复全部。”(瓦斯不缺了,直接几个小目标了)
莉娜博士接着补充:“幸存士兵的身体检测已完成,部分人有轻微孢子吸入症状,已服用药剂,无大碍;火蝠的面罩设计需要改进,我已经画好了新的防护方案,能避免绿皮从缝隙偷袭。”
汤姆最后站起来,手里的清单在桌上轻轻敲了敲:“SCV已合成6759具棺椁,每具都刻了牺牲者的名字和编号;陵园建在基地东侧山岗,就是之前选的能看日出的位置,坑已经全部挖好,墓碑也立好了,中心的雕像昨晚连夜安装完毕,是按‘守护’的主题设计的,雕像面朝星港方向。”
奥古斯都听完,点了点头:“都辛苦了。先去吃早饭,然后……去陵园。”
早饭吃得很安静,没人说话,只有餐具碰撞的轻响。热粥和面包驱散了清晨的凉意,却驱不散心里的沉重。饭后,众人朝着东侧山岗走去,远远地就看到陵园的轮廓——一排排墓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中心的雕像在晨光中泛着冷白的光,那是一个穿着动力装甲的士兵雕像,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坚定地望着星港的方向。
陵园外,36辆攻城坦克已经在一公里外列队,炮口微微抬起,对准天空;72名陆战队员站在陵园入口两侧,手里的高斯步枪擦得锃亮,枪口对着地面。当第一具棺椁被抬过来时,气氛瞬间凝固。
抬棺的是四名陆战队员,他们穿着整齐的作战服,步伐缓慢而沉重,棺椁上别着牺牲者的身份牌——“李响,陆战队员,编号0218”。他们一步步走进陵园,将棺椁轻轻放进对应的坑里,坑边的墓碑上,早已刻好了李响的名字和牺牲日期。
“礼炮准备,鸣枪!”马库斯的声音在陵园上空回荡。
一公里外的攻城坦克率先轰鸣,第一发礼炮的声音沉闷而庄重,震得地面微微发麻;与此同时,72名陆战队员同时举枪,对准天空扣下扳机——“砰!”一声枪响,和礼炮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惊飞了山岗上的飞禽。
接下来的时间里,棺椁一具接一具地被抬进陵园。若是陆战队员的棺椁,就由四名陆战队员抬;火蝠的棺椁,抬棺的是幸存的火蝠,他们穿着没卸头盔的动力装甲,步伐比其他人更沉,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和战友告别;劫掠者的棺椁旁,抬棺的劫掠者会轻轻拍一下棺椁,像是在说“兄弟,到地方了”;而载具驾驶员们的棺椁,是由SCV小心翼翼地用机械臂托着,机械臂的动作放得极慢,生怕碰疼了棺椁里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科普卢到40k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科普卢到40k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