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村的夜像块浸了墨的破布,蒙得人喘不过气。李明远和小石头蹲在城隍庙的残垣后,看着岗楼里的鬼子换岗,刺刀的寒光在月光下晃出冷冽的弧。城隍庙的泥像早就被推倒了,只剩半截身子陷在瓦砾里,手里还攥着断裂的令牌,像在死死攥着什么不肯放。
“刘三说,三更天会在西仓库放火,引开鬼子的注意力。”小石头往嘴里塞了块炒米,声音压得极低,“咱们得趁乱找到游击队的联络人,把账册副本交给他。”她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柴刀,刀把上的包浆被体温焐得发亮。
李明远点点头,目光落在街对面的杂货铺——掌柜的被鬼子打瘸了腿,却总在三更天开门,往门口的石臼里倒米,那是给游击队报信的暗号:米满则安全,米缺则有险。此刻石臼是空的,看来今晚的黄村,比预想的更凶险。
“咔哒——”岗楼里的探照灯突然转向城隍庙,光柱扫过残垣,在瓦砾上投下晃动的影子。李明远赶紧拽着小石头趴下,后背贴在冰凉的泥地上,能感觉到城隍庙地基的震颤——是远处传来的爆炸声,赵刚的突击队动手了!
岗楼里的鬼子顿时乱了套,枪声、喊叫声混在一起,像一锅煮沸的粥。李明远趁机拽着小石头冲出残垣,贴着墙根往杂货铺跑。石板路上的血渍早就干了,变成暗褐色,踩上去像踩着凝固的冰,滑得人心里发紧。
杂货铺的门板虚掩着,露出条缝。李明远推开门时,一股浓重的草药味扑面而来,和张大夫药铺的味道很像,却更烈,带着股硝烟的呛。掌柜的正坐在柜台后卷烟,见他们进来,眼皮都没抬:“抓药还是问卦?”
“来副‘当归’,治‘离人’的。”李明远报出暗号,这是刘三教的,“当归”代指账册,“离人”代指失散的队伍。
掌柜的手顿了顿,把卷好的烟往桌上一磕:“后屋等,药得现配。”
后屋比前店更暗,只有一盏油灯悬在房梁上,火苗被穿堂风搅得东倒西歪。墙角堆着半麻袋药材,其中一束柴胡上还沾着泥土,和张大夫药筐里的那捆一模一样。李明远的心莫名一安,仿佛又看到老人坐在竹椅上碾药,阳光在他的白发上跳着碎金似的光。
“账册呢?”一个沙哑的声音从阴影里传来,游击队的联络人不知何时站在那里,脸上有道从眉骨划到下巴的疤,像条盘踞的蛇。
李明远掏出账册副本,刚要递过去,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砸门声,伴随着伪军的嘶吼:“开门!皇军查夜!”
掌柜的脸色骤变,一把将账册塞进药材堆里,又把李明远和小石头往地窖里推:“快下去!从地窖的暗门走,能通到乱葬岗!”
地窖又潮又黑,弥漫着霉味。李明远摸着墙壁往前走,指尖触到一块松动的砖——和西仓库的暗门一样,是用特殊手法砌的。他刚推开砖,就听见上面传来枪声,还有掌柜的怒骂:“狗汉奸!老子就是死,也不会给你们带路!”
枪声戛然而止,接着是重物倒地的闷响。小石头的肩膀开始发抖,李明远按住她的手,指腹蹭过她掌心的茧——那是常年握柴刀磨出来的,硬得像块小石头。“别怕,”他低声说,“掌柜的没白死,咱们得把账册送出去。”
从暗门钻出来,正好是乱葬岗的边缘。坟头的土堆被踩得乱七八糟,新添的坟包还没长草,插着块简陋的木牌,上面连名字都没写。李明远想起刘三说的“塌陷坟头”,借着月光在坟堆里寻找,终于在西北角看到个陷下去的土坑,坑底隐约有块木板。
“就是这儿。”他跳进坑,掀开木板,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赵队长的人应该从这里进去了。”
小石头正要跳下来,却突然指着远处:“看!西仓库方向着火了!”
火光冲天而起,染红了半边夜空,映得乱葬岗的坟包像一群匍匐的野兽。李明远知道,是刘三动手了。他想起刘三在地窖里说的“我妹妹最喜欢看烟花”,心里突然一酸——这熊熊烈火,或许是他能给妹妹的,最后一点念想。
“快进去!”李明远拽着小石头钻进洞口,通道狭窄得只能匍匐前行,头顶的泥土时不时掉下来,迷得人睁不开眼。爬了约莫十几米,前面传来隐约的说话声,是赵刚的声音,带着熟悉的悍气:“快!炸开第三道铁门,军火库就在里面!”
两人加快速度,终于爬出通道,发现自己正处在西仓库的地下二层。突击队的战士们正围着铁门安装炸药,赵刚蹲在一旁看表,左臂的绷带又渗了血,却浑然不觉。
“李同志!你们怎么来了?”赵刚看见他们,眼睛一亮,随即又沉下脸,“这里危险,快出去!”
“账册副本已经交给游击队了,”李明远喘着气,“刘三在上面放火,引开了大部分鬼子,咱们得抓紧时间!”
话音刚落,外面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还有松井的咆哮:“守住军火库!谁让它炸了,谁就得陪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37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937年的日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