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各自去买想要的东西。
大丫糖买了50文的,又买了一把木梳子,十几朵头花绳,二丫跟着买了几个头花,三十文糖,还买了绣花用的针线,她不喜欢出门,干脆在家里面做针线活绣花,
王全赚的钱比较少,干脆都花完了,全都买糖,花生糖,麦芽糖,三丫也跟着买了四十文的糖,准备一天吃一块,能够吃好几个月。
看来糖对小孩子的诱惑太大了。
王远买了一只上好的毛笔,花了300文,至今为止花的最大的一笔花销,又买了一个小孩玩的拨浪鼓,给王进用。
又去酒楼看望王安,过年时候,正是酒楼生意最忙的时候,不放假,但是会提高工钱,王安过年就要一直在酒楼里面干活了,王二志扛着家里面给他准备的包裹。
门口挂着鲜艳的红灯笼,现在还不到中午,酒楼里面座位就已经没有位置,还有说书的人,讲的是贫穷秀才考中状元,被丞相榜下捉婿,誓死不从,耐不住小姐温柔体贴貌美,最终娶得丞相家的小姐,人生圆满,说的妙趣连胜一惊一乍,门口更是挤得人满为患。
王远在门口听得十分好玩,古代的话本好像都是好这一口得多,能满足人心里的欲望,恨不得传进话本里面代为取之秀才。
王大山挤进去将东西交给王安,说上几句话,看着王安过得很好,脸色红润变的白白胖胖,就赶紧出来,不能耽误王安干活,惹得掌柜嫌烦。
王远原本想着跟在现代一样,大年晚上的时候干脆在县城酒楼里面吃饭,这样正好王安也在场,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好像村里面没有这个先例,恐怕会惹人说闲话,交通也不方便,就没说出口。
再按照奶奶给的清单,给家里面买上过年用的东西就直接回去了。
回去的时候又吹了一路的冷风,到家立马每人给灌上一碗浓浓的姜汤,满口辣的味道,呛鼻子,王全灵机一动,在里面放了几块糖,喝的津津有味。
将赚的的钱给家里面的一说。
大伯母一拍腿,眼睛瞪大,嘴里惊呼:“还真能赚钱,以为你们是说着玩玩,赚的钱不少呢。”
王大志赞叹道:“是呀,他们几个小孩半年的时间都能赚上了一两银子。”
王三志眼睛一亮,兴奋的说:“要不然我们多种种几亩试试,一年能收十两银子呢。”
其他人均是眼前一亮,一年能多赚十两银子。
“不行。”
“家里面的地只能种粮食,粮食才是根本,遇上荒年粮食才能保命,过些年攒够钱买一些地再说这件事情。”
王大山立马否认,面上冷静,没有丝毫被银钱说服的迹象,在他心里面,种地是根本,只能种粮食,才饿不死人。
王远也不同意,除非买几亩田地种,现在家里面的地将将够人吃饱,种了菘蓝之后,还得去外面买粮食,合计下来,根本不划算,菘蓝产量一多,价钱就没有那么高,可能会赔本。
再说,家里面什么权势也没有,卖粉皮已经在村子里面打眼许多,买卖一多,容易被人盯上,说不定一朝就被人打回原形,非死即伤。
看着王大山坚决地不同意,王远松了一口气,路子先别走那么大,等他考中秀才有实力之后再说比较好。
其他人一听就熄火了,渐渐冷静下来,他们还是好好地经营红薯粉皮比较好,现在县城里面已经有人研究出来粉皮的制作方法,已经跟着他们竞争了,要不是靠着这五年的童叟无欺的好名声,攒下这么多的老顾客,说不定每月赚的钱得减少一半。
吃饭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没有人再说。
王远回到房间,张氏半躺在床上,脸色红润,每天奶奶陈氏煮一碗一碗红糖鸡蛋,恢复的很少。
王进躺在张氏旁边,包裹的严严实实,皮肤从红猴子变的白皙,闭着眼睛,嘴巴无意识的张开,小手一张一开,极为可爱。
三丫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撑着下巴看着他,“娘,弟弟真好看,他什么时候才会走路,我都立马想领着他出去玩,到时候小花一定会羡慕我有一个好看的弟弟。”
“还小,等上一年多的时间就会走路了,那时候再让你领着出去玩。”
王远心里感叹道,等他会跑了,你的噩梦就来了,每天满院子的乱跑,拉也拉不住,小孩还是不会走路的时候最好玩。
将买的拨浪鼓交给张氏,跟着三丫看了一会王进,夸赞夸赞自己的亲弟弟,就离开房间,去书房,他还有大事要完成。
练习科举最大的一道题目,策论。
之前比试的时候写的策论完全就是照猫画虎,临时取巧将前人写的策论放上自己的观点,不足之处太多,还需要多加练习,最好形成自己的文风。
开头破题要选好,点明主旨,思想要符合本朝代的正统思想,政治正确,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引经据典,积累历史典故,增强说服力,总之就是要多看历史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