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太原如何?”
“回禀陛下,一切顺利。”
“顺利就成,咱还以为你们两还得过两日才能回来呢。”
三人就太原的事简单了沟通了一些,朱元璋难得听到了好消息,几人聊着聊着,朱标又收到了消息从外头赶了过来。
“儿臣而父皇请安。”
“臣郭兴,平安,拜见太子殿下。”
“都是一家人,都那么客气做什么,太子,这马上都一个月了,你休息够了没有?”
后花园内,一个坐着四个站着,朱标近两个月没处理过政务,花了大把时间锻体,看起来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
“父皇这是有事?”
“西安府的事你知道了?”
“父皇说的是哪件?西安府的奏本这一个月来儿臣那都不知道收了多少。”
“叛乱。”
“叛乱?!西安府有人造反?为什么要造反?”
“你少来,咱不信这么大的事没人与你说过。”
“儿臣前段时间确实看到了西安府民乱和山匪横行的奏本,但民乱山匪和叛乱可是两种情况,儿臣是真的不知。”
“你是故意在气咱?”
“父皇在决定包庇二弟的时候,就应该做好打算,您教的儿臣,做事一定要稳妥,不是吗?”
就像朱元璋说的,在座的都是自家人,所以朱标说起来一点顾忌都没有。
“咱也不让你做啥,这么急着数落咱?多余的废话咱就不说了,咱就一句话,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样子。”
“父皇还没说唤儿臣来是作甚呢。”
朱标打定了主意,自己认不认这个一家人,得先听朱元璋要自己干嘛,如果是想让自己和他一块错,那这一家人暂时就不能认,自己还得躲一段时间。
“咱就是觉得你歇也歇够了,这奏本你是不是该批一批了?这段时间咱忙里忙外的,你也该做点事了。”
朱元璋说着说着,右手再次放在了胸口,眉头紧皱。
“批,肯定能批,父皇尽管叫人送来就行,今儿晚上儿臣就批,儿臣不但批,还带着雄英一块批,顺带教一教他怎么处理政务。”
“那就成了,多的咱也不准备让你干。”
“既然如此,那儿臣就先退下了。”
“去吧。”
朱标起身狐疑的看了看朱元璋,随后转身朝外走去,可没走几步朱标又突然扭头回来了。
“真的就这个事?”
“你说你这都是跟谁学的,不都说了让你走了吗?”
“那儿臣可就真的要走了?”
“去去去。”
“那要不父皇你还是说实话吧,儿臣听着害怕。”
朱元璋的动作朱标全都看在了眼里,再一听朱元璋这又是一家人,又是捂着胸口的,跟交代后事一样,朱标真怕自己前脚刚走,朱元璋后脚就趴地上去了。
“你今儿个是怎么了这是?怎么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
“不是儿臣婆婆妈妈的,只是父皇你这……”朱标一边说着,一边模仿朱元璋皱着眉头捂着胸口,将朱元璋的表情完美的复刻了出来。
“启禀太子殿下,陛下今早身子就不爽利,老奴要叫太子陛下也不让。”
“让你多嘴,去边上站着去。”
“真累着啦?”
朱标一听老朴的话,也不嬉皮笑脸了,急忙走到了朱元璋边上。
“无甚大事,睡一觉也就好了。”
“不行就先停一天朝会,你生辰那天不是没休朝吗,也不差这一天。”
“那天是你娘刚去一个月,我哪有心情过什么寿,这每天各地的奏本一堆接一堆,哪里能停下来。”
“要不干脆让老二回凤阳去,过个几年再把他弄回去,只禁足也算是给了交代,再这样下去西安的乱子恐怕越来越难办。”
“混账玩意,你不是不知道西安府的事情吗,怎么又知道了。”
“儿臣也是才想起来,好像是看过几本。”
“这事都已经做了,不管他是对是错,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你可知咱一旦低头了,那得出多大的乱子。”
“儿臣也就是这么一说,又不是真让你把老二给禁足了。”
“陛下,延安侯来了。”
“带过来。”
“父皇还有事?那儿臣……”
“留下来听一听吧,这头倔驴一会若是犯糊涂,咱可是要发火的。”
“那儿臣就听一听。”
朱标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先留下来,如果唐胜宗激怒了他,那朱标完全出来求情,这么做可以收他唐胜宗的心。
总的来说还是老一套,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前是马皇后和朱标两个人唱红脸,现在只剩下他朱标了。
“微臣拜见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咱们老兄弟了,这么客气做什么,过来坐。”
朱元璋舔着脸笑的极为开心,唐胜宗可以说是最早跟随自己的那一批人,比郭兴都早,开国封赏的六公二十八侯中,唐胜宗排第二。
早年的延安侯在朱元璋手下可以说是屡立战功,但不知是何原因,朱元璋建立大明在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后,唐胜宗反而不受朱元璋重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