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利用个人工作站的算力,优化你的数学模型,哪怕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理想条件下的模拟。同时,我们可以系统性地重新分析所有已有数据,包括‘曦和’的、殷墟的,寻找之前被忽略的、可能支持‘能量图谱假说’的微弱关联信号。”
“另外,”苏青竹顿了顿,“我记得基地有一个跨学科文献数据库和知识管理平台,权限要求不高。我们可以利用它,系统性地检索和整合所有可能与‘底层能量架构’、‘信息编码物理学’相关的、哪怕是边缘或早期的理论文献,为我们的假说寻找数学和物理哲学上的旁证,而不仅仅是依赖考古发现。”
这是一种化整为零、潜行深入的策略。不再追求一鸣惊人的突破,而是进行艰苦的、积累性的底层工作,如同蚂蚁筑巢,一点一点地夯实基础,等待冰消雪融的那一天。
陈醒沉默了。他习惯于拥有资源后大刀阔斧地推进,这种在限制下迂回前进的方式,让他感到憋屈,但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出路。苏青竹的冷静与缜密,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
“好吧。”他最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接受现实,“就按你说的办。我们……转入地下。”
从这一天起,陈醒和苏青竹的研究,进入了一种“半地下”状态。他们不再提交任何可能引人注目的申请,不再参与非必要的公开讨论。他们的大部分交流,通过加密的工作日志和深夜时分的短暂碰头进行。陈醒的工作站屏幕上的公式越发抽象艰深,苏青竹的分析报告则充满了各种微观测量和极其谨慎的推论。
表面上,理论物理组和古文字考古组似乎遵从了决议,变得“安静”而“本分”。但在那看似冻结的冰层之下,两股细流正悄然汇聚,执着地向着同一个方向,进行着无声却从未停歇的渗透与挖掘。
僵局,凝固了官方的进程,却无法冻结探索者心中的火焰。只是这火焰,从此燃烧得更加内敛,也更加顽强。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灵飞经:中微子纪元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