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如同闪电,劈开了迷雾!
李慕白和苏青竹立刻沿着这个思路展开。苏青竹从“息壤樽”的象征图案中提取出一种多层嵌套、球对称的复杂结构灵感;李慕白则利用场论和群论,开始计算这种多层谐振腔结构的能量分布和干涉模型。
无数个不眠之夜过去。演算的稿纸堆满了房间,光幕上的模型一次次构建,又一次次因为内在矛盾而崩溃。
终于,在集合了众人智慧,经历了数百次迭代后,一份前所未有的设计图,在主控光幕上缓缓成型。
它被命名为—— “灵能稳定器”(代号:定风波-I型)。
设计图呈现出一种极具美感与科技感的复杂结构:
核心:一个由超高纯度“静魂玉”和“空冥金”编织而成的、微观层面呈现十二面体对称的“奇点核”。它是整个稳定器的“基准钟”,负责产生绝对稳定的参考频率。
谐振层:围绕核心,是多达三百六十层的、由不同属性灵导材料构成的薄壳层,每一层上都以纳米精度蚀刻着特定的能量回路,形成无数个微型的谐振腔。这些谐振腔按照精密计算的比例和连接方式排列,能够覆盖并吸收从低频到高频的绝大部分灵能湍流。
能量循环网络:所有谐振腔吸收的混乱能量,并非储存或排放,而是被导入一个基于“坎离既济”原理优化的内部循环网络,在那里被“驯化”、转化,一部分用于维持自身运转,多余部分则以一种温和、有序的方式缓慢释放,反过来进一步巩固内部的稳定场。
外场耦合接口:稳定器外部设有标准的灵能接口,可以方便地接入大型阵列,为其提供稳定的“背景环境”,也可以多个稳定器协同工作,扩大稳定范围。
整个设计,将上古的哲学构想、现代物理学的对称性与稳定性原理、以及修真界的能量操控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立刻进行虚拟模拟!”李慕白声音沙哑却充满期待。
当“定风波-I型”的虚拟模型被置入模拟的西荒混乱灵能场中时,奇迹发生了。以稳定器为核心,一个半径约百米的球形区域内,原本狂暴如同沸水的灵能湍流,迅速变得平缓、有序,空间的细微扭曲也被抚平!虽然范围有限,但效果极其显着!
“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慕白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完整的设计图、材料清单、工艺要求,通过加密信道,发往前线指挥部,同时抄送联盟各主要炼器宗门和凡间顶尖工坊。
“灵能稳定器”的设计图,如同在至暗时刻点亮的一盏明灯,为在狂涛中挣扎的“补天”巨轮,指明了稳住船身、破浪前行的技术方向。一场围绕这张设计图的、与时间赛跑的生产竞赛,即将在后方全面展开。前线的希望,因此而重新燃起。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灵飞经:中微子纪元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