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空袭!日本人的飞机来了,快跑,快跑!”在一阵阵的空袭警报声中,资江这个小县城,大街小巷的人开始四散逃命,市区都是轰炸的重点,要逃也是往江边,或者山上逃,哪里相对安全,但是更多的人也只能听天由命,小县城没有多少防空设施,处于县城中心的人们除了把孩子紧紧抱住,也做不了其他事!
日本的的入侵,把我国大片国土卷入到战火之中,就算是处于中国大后方的四川,且在四川盆地中心位置的资江县城,日机也没放过,时不时飞过来进行战略轰炸,就是想彻底打击我们的后方经济,削弱我国的战争潜力!
因此面积并不大的资江县里面,虽然没有多少防空设施,但是却建起了一套规模完善的空袭警报系统,久而久之,根据警报的声音的长短与声调,在读小学的杨鸣卿,已经可以辨别出响起来的是空袭警报,还是空袭预警警报,或者是空袭解除警报!如果是空袭预警,就得赶快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但是躲那里算安全,对于杨鸣卿这样的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清楚,只能跟着大人屁股后面跑,当然还有他们一起玩的小伙伴,来了警报能做的,却是跟着他屁股后面跑,因为他兜里有家里给的零花钱,就成了孩子头,身边总有几个孩子围着他转。
等解除警报响起来时,杨鸣卿和一帮孩子才从一间屋子里跑了出来,“狗日的鬼子,不知道又把炸弹投到哪里了!”他们只听到炸弹的爆炸声,却不知道炸弹落到哪里去了,天天跑警报,大人孩子都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已经把躲炸弹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点麻木了!只有当炸弹落到某个人头上,出现了死伤者后,才会在人们心目中喷出来一丝的愤恨,才会切实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才会产生对来自遥远小岛侵略者的恐惧,不过轰炸一过,活下来的人们又恢复如初,继续出门求生活,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生产的搞生产。
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都迁往了郊外,或者干脆就搬到周边乡下办学,杨鸣卿在读的城南小学,在日机轰炸时有一颗炸弹掉进了校园,炸毁了几座建筑,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过家长闻讯后,个个吓得不轻,纷纷到学校施压,结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城南小学也开始了外迁,几经周折后,在离资江县区二十里的一个村镇边上,才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继续办学,但这事对杨鸣卿却不是一个好事,他家的顶梁柱是做猪肉生意的父亲,父亲本来已经同意孩子跟着学校过去,因为杨鸣卿喜欢上学,成绩也很好,但是当杨父收到学费加因为住校而另收的住宿与生活费后,傻眼了!自家的经济条件已经明显承担不起孩子读书,但是如果走读,这个距离是不切实际的,杨父只好对孩子坦言,随着抗日战争的持续,物质供应越来越紧张,猪肉之类物资已经被列为战略性资产,统筹管理,所以杨父的猪肉店经常面临着货源不足,收入锐减,不但无法供其继续上学,下月的零花钱也没了!
就这样,日本人的炸弹炸毁了他学校,直接导致了他失学,好多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就此走向社会,而他特别喜欢读书,就此和日本人拉上了仇恨。
杨父开的是一家猪肉店,带宰杀加批发猪肉,夫妇俩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靠这家肉店,生活算过得小康,但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县城遭到轰炸,导致好多行业关门,失业人口越来越多,肉店生意也是越来越萧条,最后杨母也只得出来到街上摆摊,贴补一些家用,现在杨鸣卿失学在家,虽然他还不到十岁,也正好到父亲肉店帮忙,卖肉收钱看店,做事都还利落,肉没得卖的时候,就上街帮母亲摆摊卖蔬菜,做的也是有模有样。
“小孩,白菜一把,小葱两捆,萝卜三根!”,顾客来到杨母摊摊边买菜,却看到是一个小孩看摊,半信半疑的报出了自己要买的菜,“好的,白菜一把两元五,小葱一元,萝卜三根六元,合计一共九元五角”。杨鸣卿利落的把菜装好,并立即报出了价格,这人一愣,这孩子算数这么好吗?自己再比作手指算一次,果然不差!不由好奇问道:“孩子,你在哪里读的书?怎么这时候还在卖菜,不去读书?”。
“他在城南小学读的,前一阵不是轰炸的厉害吗,学校搬走了,就没读了”,旁边的杨母说道。
“这孩子这么聪明,不继续念书可惜了!”
“不是不给他读,是城南那学校搬的太远啊,孩子哪里走的动哟!都到那边山里去了!”杨母也是希望孩子继续读书。
这人热心的介绍道:“还有学校没有搬走啊,你可以去试试疗氏家族办的南祠小学,他们刚兴办不久,就在城边招生呢,孩子想读书的话,可以去试试,从这里走过去没多少时间!”
“真的吗?谢谢叔叔!”杨鸣卿一下跳起来,对着对方深鞠一躬!
这人哈哈笑道:“好,好,孺子可教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龙潭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龙潭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