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杨鸣卿偶然经过一条巷子时,看到一户户的深宅大院,有外面的伙计在那里跑进跑出,好像是送什么东西,他猛然冒出来一个想法,资江县地形是一个山城,很多的小巷子,都是顺山势而建,虽然铺了石块路,走起来也是非常陡峭,一般人空手走都很累,他们出来买东西一定很费事,自己和刘海清如果把流动卖菜这事,流动到资江市的大街小巷,会不会比只是在那条街上流动的生意更好?
第二天,他们进到菜后,杨鸣卿一把抓住刘海清说道:“大海,我们不去那个地方卖了,去另外的地方!”
“去哪里?不卖菜了吗?”大海不解的问道。
“卖,当然要卖,我们直接去别人家门口卖!”杨鸣卿很有信心!
听到杨鸣卿的计划,刘海清一下来劲了,“鸣卿兄,你这主意不错啊,干!”
不过这事一旦开始,两人就知道其实比只是在街上卖难做多了,路程远了,很多上下坡走起来非常吃力,更多的是敲门后,遇到那些人的斥责和白眼,不过也有正好需要的家庭,爽快的掏钱买下他们的菜,就这样二人凭着一股年轻的蛮劲,背着菜,沿着巷子挨家挨门的叫卖,开始几天都还有菜没卖完,一个月后就已经不愁卖了,而且还有家庭开始直接向他们预定各种菜品,杨鸣卿甚至把自家肉铺的猪肉,也放到了自己的背篓里。
慢慢的,他俩走街串巷的物品,已经不再局限于蔬菜,开始向日用百货等蔓延,两人开心之余,都在感谢资江县城这个地形,大大的帮了他们的生意!这样陡峭的巷子,商贩不愿意进来,居民回家后也不愿意出门,两个人挑菜上门正好填补了这个需求的空档,而且他们送菜上门,价格和市场的卖价还一样,这再次赢得了居民的人心,人都是喜欢占便宜,好多居民甚至成为了他们长期固定的客户,直接约定每周送几次货。
取得这样的成绩,两人自然是高兴不已,刘海清更是对杨鸣卿心服口服,“杨兄,以后我就跟着你干了,我们凭自己这把力气,好好做,肯定没几年就可以出人头地!”
不过杨鸣卿却没这么乐观,他家就是做这门生意做了一辈子,结果呢,自己还不是连书都读不起,更没见到父母出人头地,见到的是他们整天为了有饭吃而奔波,不过他不想给大海的热情泼冷水,只是说:“有钱一起挣,一起干吧!希望能如你所想!”
“老乡,这捆柴火怎么卖?”,他俩的送菜模式做的顺风顺水,现在不光是送菜,还送柴火,百货等用品,昨天送菜时,有居民要求今天要买柴火,杨鸣卿自己还是去白马庙赶场进蔬菜,刘海清力大,就去另外的一个叫田鸡口的村子,那地方林多,卖柴火的人也多!
“大的材经烧,二角一捆,自己挑。”村民回道:“一捆有多少斤呢?能烧多久?”刘海清问道。
这村民看看他,说道:“小兄弟,你这身板最多可以扛俩捆吧,一捆有三十斤,你带车来了吗?多买点我给你便宜点!”
刘海清摇摇头,他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有车,对做生意是多么重要,这样的话自己轻松的可以把每天的交易量翻倍!
“没车你就拿一捆吧,你看看都是老树树根和大树的枝桠,根根粗大,还都放了近一个月晒干了的,水分少,好烧又经烧,一捆烧一个星期没有问题!”,卖材大爷不厌其烦的介绍。
“这捆柴火又是怎么卖?”,刘海清指指旁边更大体积的一捆干草问道,“哦,这是引火用的干草,你看看我都帮你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了,一把就可以给炉子生好火,不用你自己扎,省事还省材,这一捆干草一角五分,有三十扎!”
刘海清佩服的竖起了大拇指,说道:“老乡,你太会做生意了,考虑的很仔细,不过我不要你扎好的,我就要散装的,是不是便宜一点?”。
“可以的,散装的一角一捆,分量和扎好的一样!”老乡答道!
刘海清恭恭敬敬的问道:“大爷,你贵姓,和你做生意很愉快,下次我还找你!”
“我姓周,你就叫我老周吧,我做柴火好多年,一直在这个位置做,你以后要进柴火就直接来这里找我!
好的,我记住了,老周。。。大爷!”
刘海清一个人,拿不了更多的柴火,就拿了一捆大柴,一捆引火柴火,老周帮他背上,笑道:“我长得老,其实不老,你就叫我老周就行了!”
刘海清没有买老周那捆扎好的引火用材,并不是他嫌价格高,扎好的肯定更好卖,他想到了杨鸣卿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年纪不大,但是扎柴火是没有问题,他也观察到了卖扎好的柴火,一般是扎成多大,回去就正好让他们来扎,这五分钱让让他们来挣!
“杨兄,我想买一辆架架车,以后进货量就可以翻好几倍,生意就可以做的更大!”这天晚上,两人收拾好后,计算了一天的收益,今天两人除去成本,一共挣了八元,一天好吃好喝下来,净利六元多,收益真心不错!
“大海,今天挣了不少钱,你想一直做下去吗?”杨鸣卿好似并不满意,看着刘海清问道
“你怎么啦,这还不满意!你可别告诉我,你不想做了,有新的想法了?”刘海清瞪大眼睛不满的问道,他现在正在赚钱的兴头上,不想听杨鸣卿说扫兴的话!
喜欢白龙潭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龙潭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