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4056年)春季正月初一,甲午日。
乙巳日,太祖已经平定宁越,想要乘胜夺取浙东尚未归附的郡县,召集众将领告诫他们说:“仁义足以使天下归附,而武力不足以使人心归顺。攻克城池虽然要依靠武力,但安抚百姓必须凭借仁德。我军先前进入建康时,秋毫无犯,所以一举平定了那里。如今刚攻克婺州,百姓才得以安宁,正应当抚恤他们,让百姓乐于归附,这样那些未被攻下的郡县,也必定会闻风归顺。我每次听说各位将领攻下一城一郡后不妄杀百姓,就会喜不自胜。军队出征的势头如同烈火,火势猛烈人们就会躲避,所以鸟儿不会聚集在鹰鹯栖息的树林,野兽不会进入布满罗网的原野,百姓必定归向宽厚的治理。将领若能有不嗜杀的本心,不仅对国家有利,自己也会蒙受福泽,子孙也必定昌盛。你们听从我的话,事情就不难成功,大业可成。”当时缙云书生曹进德也上书议论时事,与太祖的想法十分契合,太祖看后很赞赏他。
戊申日,平章邵荣在余杭击败张士诚的军队。
乙卯日,方国珍派遣使者献上书信表示归附,并进献黄金五十斤、白银一百斤、金织文绮一百端。此前,蔡元刚到庆元时,方国珍和部下商议:“如今元朝国运将尽,豪杰四起,只有江左(太祖势力)号令严明,所向无敌,如今又向东攻下婺州,恐怕我们难以对抗。况且西边有张士诚,南边有陈友定与我们为敌,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借其声援,以观形势变化。”众人都表示同意。到这时,方国珍派使者献书送礼,希望联合兵力消灭张士诚。信中大致说:“我方国珍生长在海边,靠贩卖鱼盐为生,默默无闻。从前因被人怨恨诬陷,无处逃生,才逃到海岛,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接连占据三郡,并非敢作乱,只是迫于自救。唯有明公在濠梁举义,东渡长江,占据险要之地控制四方,以武力安定百姓。我向往道义、想要归附已久,只因道路阻塞未能沟通。如今听说您亲自攻下婺城,安抚浙东,威德所及之处人心归附,您不嫌弃我粗鄙愚昧,加以教诲,让我茅塞顿开,这是我一直的愿望。现派使者献书表诚意,若有吩咐,愿效犬马之劳。所言之事一言为定,有神明见证。”太祖于是派遣省都镇抚孙养浩回访。方国珍虽表示归附,却仍暗中持观望态度。
戊午日,雄峰翼元帅王遇成、孙茂先率兵攻打临安,张士诚派右丞李伯升救援,孙茂先击败李伯升,李伯升收兵退守,孙茂先进攻未能攻克,便领兵返回。
庚申日,太祖命令理问所知事夏文达押送俘获的元臣帖木烈思、石抹厚孙、安庆等人前往建康,行至严州时,帖木烈思趁夜逃走。
任命耿再成为行枢密院判官,率兵驻守缙云县黄龙山,准备攻取处州。
佥院胡大海率军攻取诸暨,张士诚的守将华元帅战败后趁夜逃走,万户沈胜率部投降。我军入城后,敌军余部情绪骚动,再次作乱,胡大海将其击败,生擒四千多人、缴获六十匹马,于是将诸暨改名为全州。任命帐前元帅张彪为统军元帅兼知州事,王玉为副元帅兼本州同知,下令分省照磨汪广洋总理军粮储备,仍命胡大海率军攻打绍兴。
太祖在宁越时,儒士许瑗、王冕前来拜见,太祖询问时事,两人的回答都符合太祖心意,于是将他们留在幕府,任命王冕为咨议参军。王冕是绍兴人,慷慨有大志,精通术数。元末战乱时,他曾到京城,暗中与人说天下将乱,人们都认为他疯了。他还仿照《周礼》着书,说:“我若不死,将此书献给明主,可使天下太平。”担任咨议参军后,他自以为能实现抱负,不久却病逝了。
太祖命宁越知府王宗显开办郡学,聘请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等为训导。当时战乱之后,学校久废,至此才重新响起读书声,百姓无不喜悦。
嵊县万户郝原派人请求归降。
二月初一,甲子日。
在诸全州设立枢密分院,设置明海翼元帅府,升任谢再兴为院判,王玉等为元帅驻守此地。
张士诚的军队再次侵犯江阴,战舰布满江面顺流而下。其将领苏同佥在君山驻军,坐在胡床上指挥进军,守将吴良率军抵御,告诫众将不要轻举妄动。不久,敌军在江边列阵,吴良命弟弟吴祯率军从北门出战,刚交锋,又派元帅王子名率壮士从南门出击夹击,敌军难以抵挡,大败而逃,生擒将领陶元帅、副将宋贯、蒋英以下二百多人,淹死的敌军很多。
癸酉日,平章邵荣率军攻打湖州,击败张士诚的军队,追击至城下。敌军入城坚守,我军将城包围。次日,城中敌军全部出战,我军失利,邵荣于是回军驻守临安。间谍得知张士诚要来进攻,便预先设下伏兵,告诫士兵:“敌军到来后坚守不动,等我在山上举旗,就一起出击。”不久,张士诚的部将李伯升率军突然赶到,攻打我军营垒未能攻克。邵荣估计敌军已疲惫,便举旗示意,各路军队鼓噪而出,伏兵齐发,敌军大乱,自相践踏,死者遍野。李伯升不甘心失败,又整顿军队来攻,再次被击败。李伯升收兵退守,我军进攻未能攻克,于是撤军返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