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五月初一为丙辰日,陈友谅率领水军攻打太平,守将枢密院判花云与朱文逊等人率领三千士兵抵御作战,朱文逊战死。陈友谅攻城三天,没能攻进城内,就把大船停靠在城西南,士兵沿着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头,于是城池被攻陷。花云被抓住,绑得很紧,他愤怒地骂道:“贼奴才,你绑住我,我的主公一定会消灭你,把你砍成碎肉!”于是奋力跃起、大声呼喊着站起来,身上的绳子都被挣断了,夺过看守的刀,连续砍杀了五六个人。贼寇大怒,把花云绑在船的桅杆上,众人用箭密集地射他。花云到死都不停地骂贼寇。院判王鼎、知府许瑗都被陈友谅擒获,他们也高声痛骂,毫不屈服,最终都被杀死。
花云,是怀远人。年少时父亲去世,跟随母亲嫁到张家。身材高大,面色黝黑如铁,勇猛过人。癸巳年,在临濠拜见皇上,皇上认为他很不一般,让他率领军队攻占土地,所到之处都能攻克。攻破怀远城,俘虏那里的守将后返回。进军攻取全椒,夜里袭击缪家寨,群寇逃散。皇上攻取滁州时,单人匹马前行,中途突然遇到几千名贼人,回头看后面的骑兵还没赶到,想退回去又不行,花云独自提剑护卫皇上,横冲贼人的军阵突围而出,贼人溃败不敢逼近。不久攻克滁州,立下功劳。甲午年,跟随皇上夺取和州,得到三百名士兵,因功被授予管勾一职。第二年乙未年,皇上渡过长江,花云率领军队率先渡江,攻克太平。皇上认为花云有才能、勇猛且持重,可以托付大事,于是让他担任宿卫,常常在自己身边。丙申年,跟随军队攻克集庆,花云得到一千名士兵,升任总管,率领军队攻打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各县,都攻了下来。经过马驮沙时,几百名强悍的盗贼拦路挑战,花云边走边战,擒杀了很多敌人。被授予前部先锋一职。跟随攻打常州,攻克城池后,驻军守卫牛唐营。夏季六月,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任命花云为院判,官阶为安远大将军。丁酉年春天,攻克常熟州,得到一万多名士兵。秋七月,命令花云率领三千人奔赴宁国。当时群盗盘踞在山林水泽中,营垒相望,道路渐渐被阻塞。花云持戈前行,遇到敌人就战斗,有时经过敌军营垒,就发起攻击,斩杀几百人,而自己从未中过一箭、受过一次伤,穿过荆棘丛生、泥泞不堪的地方,八天后才到达宁国。不久,奉命返回守卫太平,到这时死于战乱,享年三十九岁。
他的妻子郜氏,有一个儿子叫花炜,刚三岁。战斗正激烈时,郜氏召集家人,抱着儿子拜祭家庙,哭着对家人说:“城池将要被攻破,我的丈夫必定会为抗敌而死,丈夫死了,我怎能独自活下去!但花家只有这一个儿子,你们要替我好好保护他。”被抓住后,郜氏投水而死,享年三十五岁。侍婢孙氏收殓她的尸体埋葬了,抱着孩子想逃到别的地方,被陈友谅的军队俘虏,押到九江。陈友谅军中的人厌恶小孩啼哭,孙氏担心孩子被害,把首饰交给渔家老妇人,让她抚养孩子。等到陈友谅战败,孙氏脱身跑到渔家,见到孩子,就偷偷把他背走。夜里逃出,住在陶窑中。第二天,来到江边,租船渡江。恰逢陈友谅溃败的士兵返回,争抢船只,揪住孙氏和孩子把他们扔到江里。正挣扎在波浪中时,有根断木从上游漂来,孙氏抱着孩子抓住断木,漂到芦苇洲中。洲上有莲子,孙氏采来喂给孩子吃,过了七天,才得以活命。忽然在半夜,有人呼唤她,是一位老人,让她跟自己走,最终到达皇上的住所。皇上听说这是花云的儿子,立即叫进来见面。孙氏抱着孩子拜见,一边哭一边诉说经过,皇上也哭了,把孩子放在膝上说:“这是花云的儿子,是将门之后啊。”下令赏赐老人衣服,老人却已经不见了,派人寻找也没找到,众人都认为这件事很神奇。花炜长大后,皇上任命他担任水军卫指挥佥事。皇上把花云平日所穿的衣冠交给花炜,将花云葬在上元县南五十里的地方。
朱文逊,是皇上的养子。
许瑗字栗夫,是饶州乐平县人。读书聪明机敏,记忆力强。元朝至正年间,两次参加乡试考《易经》,都考了第一名。等到参加会试却没考中,就在吴越一带漫游,每次喝醉就口出狂言、自视甚高,没有人了解他。皇上攻取婺州时,许瑗前来拜见,于是对皇上说:“如今元朝国运将要终结,天下大乱,英雄豪杰、有才能勇气的人,势必不能独自安身。有雄才大略的人才能驾驭有才能的人;有卓越见识的人,才能识别出有奇才的人。阁下想要扫除僭越叛乱之人,平定天下,不招揽英雄豪杰,就难以成功。”皇上说:“如今各地纷扰不安,百姓困苦不堪,我思念英雄贤才,就像饥渴一样急切,正应当广泛采纳众人的意见,多多收集各种策略,共同成就安民济世的功业。”许瑗说:“像这样,才是帝王之道,天下不难平定。”皇上很高兴,于是把他留在军中,参与谋划商议军政大事。因为太平是建康的重要属郡,于是任命许瑗为太平知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