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闲居)时则戴双凤翊龙冠,首饰、钏、镯用金、珠、宝、翡翠,颜色多样。穿团衫(圆领袍),绣金线龙凤纹,腰带用金玉装饰。
皇太子的冠服,《周礼》中有关于王世子服饰的记载,但没有记载其形制。汉朝制度,皇太子戴玄冠(黑色礼冠),穿绛衣(深红色衣)。魏国穿五时朝服(随季节变化)。晋朝戴远游冠,衬介帻,翠制蝉饰(翠??),缀白珠,佩美玉(瑜玉),垂挂丝带(组),穿朱衣,绛纱襮(衣领),皂色边缘,白纱中单(内衣),白曲领(带领?或指白色曲领),冠顶饰火珠(素首?存疑),束革带、玉带钩(玉钩?),兽头鞶囊。到晋明帝泰始六年,皇太子开始穿戴衮冕九章接受朝贺。梁朝皇太子助祭穿衮冕九章,朝会穿朱衣、绛纱袍。
隋朝皇太子跟随皇帝祭祀谒庙,举行加冠礼(加元服),迎娶太子妃(纳妃)时穿衮冕服。谒庙回宫,正月初一、每月初一入朝、举行释奠礼(祭孔)时,戴远游冠、穿绛纱袍。平常五日一朝(五日常朝)则穿常服。
唐朝制度,皇太子的服饰有六种:衮冕,是随从祭祀、谒庙,举行加冠礼、迎娶太子妃时的服饰。远游冠(服),是谒庙回宫,正月初一、每月初一入朝、举行释奠礼,平常五日一朝,正月初一、冬至接受朝贺时的服饰。乌纱帽(服),是处理公务(视事)及闲暇时会见宾客(燕见宾客)的服饰。弁服,是每月初一、十五(朔望)临朝听政时的服饰。平巾帻(服),是骑马时的服饰。进德冠(服),也是骑马时的服饰。
宋朝皇太子跟随皇帝祭祀天地、宗庙,穿衮冕九章;其朝会穿远游冠服。他的常服是皂纱折上巾(黑色纱制幞头)。关于皇太子执圭的规定:至道二年,册立皇太子,礼官上奏说:“《周礼》说:‘天子执镇圭,公执桓圭。’没有太子执圭的明文记载。《晋书》记载:太子出席朝会,位次在三恪(前代帝王后裔)之后,三公之前。请皇太子执桓圭接受册封。”宋真宗听从了这个建议。
现在拟定皇太子跟随皇帝祭祀天帝、宗庙、社稷,接受册封,在正旦、冬至、圣节(皇帝生日)朝贺,举行加冠礼,迎娶太子妃时,穿戴衮冕,九章纹饰。它的形制:冕冠,九条玉旒,每条旒穿九颗玉,红色丝带帽缨,金簪导发,圭长九寸五分。衮服,玄色上衣,绣五种纹章:山、龙、华虫(雉鸡)、宗彝(虎蜼);??色下裳,绣四种纹章:藻、粉米、黼、黻。穿白纱中单(内衣),黼领(黑白斧形纹衣领)。蔽膝颜色与下裳相同,绣山、火二种纹章。束革带,带用金钩。佩绶(绶带),五彩(赤、白、玄、缥、绿),以赤色为质地主体,总长(或装饰密度)三百二十首(单位)。小绶三种颜色与大绶相同,中间串着三个玉环。大带,外表白色,里衬红色,上缘用红色镶边,下缘用绿色镶边。穿白色袜子、赤色鞋子。
他跟随皇帝到郊庙视察祭祀用牲及册封公主时,则穿戴远游冠,绛纱袍。它的形制:冠上有金博山和蝉纹装饰(附蝉),饰青翠,戴黑色介帻,犀角簪导发。穿绛纱袍,白纱中单(内衣),黑色衣领、袖端(褾)、衣边(襈)和下摆(裾),朱红色下裳,白色裙襦(或指衬裙),白色大带(假带),佩戴方心曲领,红色纱蔽膝。穿白色袜子、黑色鞋子。
他在每月初一、十五(朔望)举行朝会、四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贡朝见时,则穿戴皮弁(服)。他的常服则是乌纱折上巾(幞头)。
各诸侯王的冠服:周朝制度:王子被封为诸侯,其服饰根据所封爵位而定。汉朝册封皇子为王,戴远游冠,穿上衣下裳,佩戴玉佩,穿带钩的鞋子(钩履)。
唐朝亲王戴远游冠,衬黑色介帻,三梁(冠梁),青??(青色衬里?或蝉饰),金带钩(金钩?)的大带,金宝装饰的剑,玉制剑首(玉缥首),系??朱绶(浅红朱红绶带),朱色质地,以赤、黄、缥(淡青)、绀(深青带红)镶边(纯),总长(或密度)二百四十首(单位),黄金珰和蝉纹装饰(附蝉)。穿绛纱单衣,白纱内单(中单),皂色衣领边缘,皂色袖端(褾)衣边(襈)。束革带、带钩(钩?),系假带,佩戴曲领、方心。穿绛纱蔽膝。穿白色袜子、乌皮舄(黑皮鞋)。
宋朝亲王戴七梁冠,用金涂银棱的貂蝉笼巾(笼冠),犀角簪导发,银立笔(冠饰)。穿朱色上衣、朱色下裳,白罗中单(内衣),并有皂色镶边(褾襈)。蔽膝颜色与下裳相同。佩戴方心曲领。系绯(红)、白罗大带。佩戴玉佩。系晕银绶(有银晕色光泽的绶带),青色丝网(网帻?),中间串三个玉环。穿白色袜子、黑色鞋。革带用金涂银装饰,佩玉佩。
现在拟定诸王接受册封、辅助祭祀、拜谒宗庙、元旦、冬至、圣节(皇帝的生日)时入朝庆贺,以及行冠礼时穿着的服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