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日,任命开封府知府宋冕为户部尚书。
丙申日。大肆封赏功臣,皇上驾临奉天殿,皇太子、诸王在旁侍奉,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率领文武百官在丹墀的左右排列。
皇上召见各位将领大臣并告诉他们说:‘你们都要听从朕的命令。’
朕今日论功行赏,并非出自私心,都是按照古代帝王的典章,筹划了两年,因为一直在征讨,没有时间,所以拖到了今天。
回想当初创业的时候,天下动荡不安,群雄并起,当时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往往无法驾驭下属,所以都没有成功。
我原本无意夺取天下,现在能够成就如此大业,都是天地神明的眷顾保佑,不是人力所能达成的。
然而自从起兵以来,各位将领跟随我,身披铠甲、手持武器,四处征讨,战胜敌人,攻占土地,他们的功劳怎么能够忘记呢!
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因此用爵位和赏赐来回报他们,那些新归附的将帅当中有功劳的人也应该这样做。
凡是如今爵位赏赐的等级顺序,都是我自己所确定的,极为公正而没有私心。
像御史大夫汤和,与我是同乡,自幼就跟随着我。
多次建立功劳,但是喜欢喝酒并且胡乱杀人,不遵守法律制度。
赵庸跟随平章李文忠攻取应昌,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可是他竟然私自放免自家的奴婢,破坏了国家法令。
廖永忠在鄱阳大战时,奋勇杀敌,舍生忘死,与敌军的战船相对抗,朕亲眼见到过,他可以说是一位奇男子。
然而让自己交好的儒生,窥探朕的想法,来获取封爵。
佥都督郭子兴,不遵守主将的命令,不遵守纪律,虽然有功劳,但不足以掩盖过错。
这四个人只被封为侯。
平章李文忠统领军队到应昌,驱逐前元太子,让他逃到遥远的漠北,还缴获了他的皇孙、妃嫔、重宝,都上交给了朝廷,他的功劳最大。
御史大夫邓愈,自幼跟随朕,多次更换职务,虽然遭受挫折,口中却没有怨言。
这两个人,应当封为公爵。
左丞相李善长,虽然没有立下汗马功劳,但他是侍奉朕最久的人,而且还为军队提供粮食,从未缺乏。
右丞相徐达,与朕是同乡,朕起兵时,他就跟随朕征讨四方,摧毁强敌,安抚顺民,功劳最多。
这两个人,已经被封为公爵,应该进封为大国,来表示褒奖。
其余的人都按照功劳大小受封。
《尚书》说:‘德行高尚的人就会被授予高官,功劳显着的人就会被授予厚赏。’
今天所制定的,如果爵位和德行不相称,赏赐和功劳不相匹配,你们可以在朝廷上讨论,不要在事后议论。
各位将领都叩头表示高兴。
服丧期满后,明太祖就论功行赏,封公爵的有六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左丞相兼太子少师、宣国公李善长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封为韩国公,参与军国大事,食禄四千石。
征虏大将军、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总领军国大事、中书省右丞相兼太子少傅、信国公徐达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省右丞相,晋封为魏国公,参与军国大事,享受五千石俸禄。
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子常茂,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被封为郑国公,享有俸禄三千石。
荣耀与俸禄优厚的大夫(官职名)。
浙江等处行中书省的平章政事李文忠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的官职,被封为曹国公,参与掌管军国大事,享有三千石的俸禄。
银青荣禄大夫、都督府右都督,兼任太子右詹事的冯胜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的封号,被封为宋国公,可以参与国家军政大事,享受三千石俸禄。
荣禄大夫、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邓愈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的称号,被封为卫国公,一同参与军国大事,享有俸禄三千石,这些职位和俸禄都让他的子孙世袭。
只有常茂没有后代,兄终弟及而被封侯的有二十八人。
荣禄大夫、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汤和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被封为中山侯,享受一千五百石的俸禄。
被封为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
唐胜宗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的称号,被封为延安侯,享受一千五百石的俸禄。
荣禄大夫,大都督府同知。
陆仲亨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的官职,被封为吉安侯,享有一千五百石的俸禄。
资善大夫、湖广等地行中书省左丞周德兴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的称号,被封为江夏侯,享受俸禄一千五百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