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元朝宣慰司佥事范自野从察罕脑儿之地前来归降。
庚午日,应天府上奏说:“核实关厢军民、官吏人户,一共二万七千一百五十九户,其中民户二万一千五百六十七户,军户一千八百九十六户,公侯族属一千一百九十七户,官吏二千四百九十九户。”
丙子日,任命刑部侍郎李友谅为刑部尚书,调任湖州府知府刘文为杭州府知府。
戊寅日,命令原元朝降臣脱列伯带着诏书前往甘肃塔滩等地,晓谕元朝大臣宝咱王。
庚辰日,任命兵部尚书刘贞为治书侍御史。皇帝晓谕他说:‘御史台和监察机构的官员,不专事检举监察之事,朝廷的政务,如有缺失遗漏之处,都可以进言。君主每天要处理纷繁的政务,在听取情况作出决断的时候,怎么能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呢?如果臣下迎合旨意,不肯纠正(君主的错误),就会留下无穷的祸患。现在提拔你担任侍御史,身处朝廷之中,应当怀有忠诚正直的品格,来作为众多官员的榜样。至于抨击邪恶,褒扬清廉,使奸邪之人无处藏身,使贤人善人汇聚而来,那御史的职责就全都尽到了。’
荆州府长阳县众多盗贼发动叛乱,抓住县丞曹原善,乡里百姓黄再文聚集众人打败盗贼,夺回曹原善并送回县里。这件事被朝廷知道后,皇帝嘉奖了他,赏赐给他一百五十两白金。
辛巳日,任命陈宁担任御史中丞,宋冕担任中书省参政。当时陈宁任苏州知府,升任浙江行省参政,宋冕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升任河南行省参政,还没有出发赴任,因为左丞胡惟庸的举荐,于是被授予现在的官职。
壬午日。任命陈修为吏部尚书,蒋毅、赵嗣坚为刑部侍郎,朱从善为户部侍郎。
皇上经常到东阁,刚刚脱掉帽子梳理头发。御史中丞陈宁、侍御史商暠前来奏事,皇帝看到他们,就移步到便殿,派人阻止陈宁等人,不让他们进来。他整理好衣冠从内阁出来,才命令陈宁等人入内拜见。
皇上阅读翰林院撰写的武臣诰文,其中有‘辅佐朕的武功,使天下安宁’这样的语句,(皇上)就亲自修改为:‘辅助朕的军队,能够奋勇尽忠。’于是下诏给文学侍从之臣,告知说:‘你这番话把(朕)说得远超尧舜,尧舜还担忧不能广泛地施惠于百姓,大禹还不骄傲自满,朕怎么敢自己说出夸大的话呢?’从今以后措词一定要平实,不要追求夸张。
设置泰州守御千户所。
这个月,平章杨璟率领军队进驻到夔州大溪口。在此之前,蜀人自认为瞿塘峡是天然的险要之地,便派遣他们的平章莫仁寿去守卫那里,用铁索横向截断关口。又听说明军兵临城下,又派遣左丞相戴寿、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增兵,做好固守的准备。戴寿等在铁索外面,北边靠着羊角山,南边靠着南城寨,在两边的崖壁上凿孔,牵拉缆绳建成三座飞桥,用木板铺平,在桥上放置炮石、木竿、铁铳,在桥两岸旁边又设置火炮来抵御明军。于是杨璟派遣指挥韦权率兵从赤甲山出发,进逼夔州,指挥李某从白盐山出发,向下进逼夔府南岸,来攻打南城寨。杨璟与都督佥事王简从大溪口出发,进攻瞿塘、扼守长江的敌军,杨璟作战失利,于是从赤甲、白盐出发的军队也撤退到归州。
刑部搜查监狱中的囚犯,得到他们的私信并上奏,皇上看了这些信,其中一封信是吴兴人王升写给他儿子的。他说:‘凡是当官的人,都应该廉洁自律,贫穷是士人的常态。古人说,因为贫困而无法生存下去,这是好消息。对待百姓要用仁慈的心,报效国家要以忠诚勤勉为本,对待自己要以谦虚恭敬为先,进修学业要以学习为要务。有空闲的时候,应该研读经典史籍,至于先代儒者阐述性理的书籍,也应当专心探究其中的学问。在这里理解透彻了,就自然不会有邪念了。又要熟读律令,这样遵守法度就不会迷惑。做官与求学大概是不可偏废的。他如果方便,就会买两三枚附子,一二斤川椒,这是经过交税之后才带来的,其他东西是不能指望的。’当时王升的儿子王瑱担任平凉知县,王升写信托付御史台幕官宇文桂转交给王瑱。皇帝看了信,赞叹了很久,亲自下诏书说:“过去元初年间拥有天下的时候,人们专心致力于实在的学问,所以贤能的人才重视进取功名。后来他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崇尚虚名,他又去攀附权贵,希望被任用。朕饱尝艰难,清楚地看到世情习俗还没有改变,贪婪的人就像蝼蚁蝇蚋一样,不知道悔改。像这样的人,难道是慈父缺乏教导吗?还是他的儿子不听从他的教导呢?现在我因为阅读你的私人书信,知道你善于教导,能够用忠直之言叮嘱你的儿子。你的才能和品德还不清楚,但在如今的社会风气中能看到这样的家训,还有谁能比你更优秀呢?劝勉为善,惩罚为恶,改变风气,转换习俗,这实在是治理国家的事务。现在命令中书省派遣使者带着诏书前去告知,赏赐白银一百两、绢帛十匹、附子五枚、川椒五斤,用来表彰你的贤能,并且下令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