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仪鸾司为正五品级别,设置大使一名,副使两名。
辛卯日,皇上对中书省的大臣说:“有人说,掌管刑法、财政的职位,应该让擅长治理政事的人担任。然而官吏大多狡猾奸诈,喜欢玩弄法律条文,所以皇帝就全都任用儒生来管理百姓。况且自古以来,提倡礼乐,制定制度,辅佐国家,成就太平盛世的美名,都是以儒学为根本的。儒者知晓古今之事,明白事物的道理,不是那些见识短浅的执法小吏所能比得上的。然而现在所用的儒臣,大多不能符合朕委任他们的心意,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在选拔任用人才的时候,没有选到真正的人才吗?我每次遇到事情,没有不深入探究用心思考的。近来调兵向北征伐沙漠地区,向西夺取川蜀之地,军队还没出发,(我)就连夜睡不着觉,我虽然没有亲自前往,但心思早就到那里去了。只是担心所委任的人不恰当,或者计划不够完善,不能完成这件事。你们是朕的股肱之臣,在选拔任用人才方面,也应该日夜用心,如果不是人才,不要轻易选任。
壬辰日,设置京城、金川、太平二门千户所。
皇上晓谕众大臣说:“所有的事情,勤奋去做就能成功,懈怠就会荒废,思考就能通达,昏庸就会阻塞。”所以善于保持自己志向的人,不会被昏聩和懈怠所乘虚而入,所以他的事业日益广大,德行日益进步。圣人最初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而常人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不勤奋、不思考罢了。每天都在思考,大禹因此能够成就大功业;没有闲暇时间吃饭,文王因此能够开创帝王大业。后代的人还没有辛勤操持各种政务,就先追求悠闲安乐。像元朝末年,上下都贪图安逸,骄奢淫逸,政事混乱,百姓穷苦而不体恤,最终失去了天下,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癸巳日,颍川侯傅友德率领军队渡过青川、果阳、白水江,正好都督佥事王成也率领军队赶到,蜀人望风而逃。傅友德派人招降了他们,让他们各自回家从事本业,留下巩昌卫指挥潘某镇守这里,自己则率军赶赴隆州。
乙未日。广德侯华高在广东去世。高,和州人。起初和俞通海、廖永忠等人集结水师守卫巢湖。等到皇上率领军队在和阳驻军时,华高就和廖永忠等人率领水寨的水师从黄墩前来归附,于是跟随皇上渡过长江,攻克采石,夺取芜湖,攻打溧水,平定金陵,他都参与其中,立下了功劳。不久攻克镇江,(朱元璋)让(他)镇守那个地方。(他)跟随大军征讨江阴,夺取淮东地区,攻克湖州,攻破姑苏,凭借功劳多次升迁官职,直至湖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天下平定以后,朝廷论功行赏,赐给华云龙“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的称号,官至荣禄大夫、勋柱国,封为广德侯,食禄六百石。然而,华高性格怯懦,曾经奉命出征,他有时称病不出征,有时以不熟悉水战为由推辞,有时以没有儿子为由请求,又因为不廉洁而闻名。因此皇帝认为华高不忠诚,曾经派很多老臣到地方治理四方,只有华高没有被派遣。等到巡视安抚广东时,华高自己请求前往,于是皇帝命令他前去。到这时,华高巡视海南城池,回来时在琼州去世。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城,皇帝怀念他跟随自己的志向,又怜悯他没有儿子,将铁券放入他的墓中,亲自撰写祭文祭奠他。追封他为巢国公,谥号为武庄。
在临濠设置长淮卫,统领水军。
丁酉日,以弘文馆学士职位退休的罗复仁去世。罗复仁,是江西吉水人。起初在九江跟随陈友谅,担任翰林编修官,很受礼遇。然而厌恶陈友谅的所作所为,不愿意被他任用。壬寅年,皇上的军队到达九江,罗复仁于是脱身前来归附。皇帝得到他以后,非常高兴,让他在身边侍奉,非常信任他。癸卯年,(罗复仁)跟随太祖在鄱阳打败了陈友谅,携带蜡书招安临江、袁州各郡。甲辰日,皇上即吴王位,任命他为中书咨议。复仁性情直率,每次议论事情,都会指明得失,毫无隐瞒。罗复仁躲避他,因此受到了很高的待遇。当时,大军包围武昌,很久都没有攻下,皇上因为陈复仁是陈友谅的旧臣,命令他前去招降,劝告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复仁来到城下,不停地放声痛哭。陈理觉得很奇怪,派人把他召来,他进来以后,陈理询问其中的缘故。复仁说:‘现在如果不投降,大军就要屠城,城中的百姓有什么罪过呢?希望您尽早为他考虑,那么家族就可以保全了。”陈理因此投降了。又被派去招抚江西,回来后担任国子助教。因为年老,皇帝赐给他小车,准许他乘车出入宫廷,每次设宴召见,都赐给他座位和饮食。丙午年春天,罗复仁奉命出使山西,招降劝谕元朝将领扩廓帖木儿。以前的使者大多被扣留,只有夏复仁议论慷慨,得以独自返回。洪武元年,他升任翰林编修一职。洪武二年冬天,携带诏书去告知安南(今越南),不要侵占占城(今越南中部)的领土疆域。到达以后,他向安南王阐明了大义,安南王心悦诚服。等到(他)回来,(有人)赠送给他黄金、吉贝等物品,刘复仁推辞不接受,回来后把这件事上奏(给皇上),皇上称赞他廉洁谦让。恰好安南的使者到来,他坚决让使者把书带回安南。改任翰林检阅。不久,(他)被授予弘文馆学士(的官职)。多次召见他来与他谈论政事。复仁常常操着家乡口音回答(皇帝的问题),不做(语言上的)修饰。皇上因为他质朴正直,常常听取他的意见。不久请求退休,朝廷答应了他。向皇帝辞行时,皇帝赐给他玉带、成套的衣服、名马、铁拄杖、坐墩、饮食用的器具。到这时,他在家中去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