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4068年)五月初一壬子日。
癸丑日,夏至,在方丘祭祀皇地只。
甲寅这一天,(朝廷)任命中书省右司郎中吕本担任左司郎中,提拔陕西行省郎中樊思明担任福建行省参知政事。
乙卯日,免除江西的秋粮(赋税)。诏书说:‘我出身平民,深切了解民间的疾苦,等到亲自率领六军,南征北伐的时候,完全知晓将士们的辛劳。’ 当今天下统一,在东边戍守辽海,在南边镇守各个番邦,在西边控制戎族和夷族,在北边屯兵于沙漠地带。我率领中原地区的精锐部队,驻守在遥远的边疆,那里不但风俗与中原不同,而且气候的冷热也与中原存在差异。各种艰难的情况,朕不忍心说出来。然而想要使我们的百姓安定,就必须依靠戍守边疆的力量,这样对于赋税征收和转运物资来说,不免会使百姓劳苦。事理和趋势相互依存,大概是出于不得已(的情况)。想到你们江西的百姓,在还没有归降依附(朝廷)的时候,地方上的豪强割据一方,像豺狼驱羊一样侵吞土地,像蚕吃桑叶一样侵吞财产,(致使百姓们)财物匮乏。等到归附之后,供奉朝廷的财物更多,现在已经九年了,他们的困苦,朕非常怜悯。今年秋季的赋税全部免除,以救济百姓的艰难困苦。呜呼!四海之内的百姓,都是我的子民,关爱他们的心意,我从早到晚都不会忘记。因为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所以恩情有先后之别。啊,你们这些百姓,要体会我的心意。
命令工部制造使用宝印的金牌以及调发军队和驿站的走马符牌,使用宝印的是两枚小金牌,中书省、大都督府各收藏其中一枚。遇到皇帝颁发诏书征调军队,中书省、枢密院持虎符进来,然后内府拿出玉玺使用。另外还有走马符牌,凡是有军国急务,就派遣使者佩戴符牌出行。礼部于是按照唐宋时期走马银牌的制度呈进(相关方案),皇上命令(走马银牌的)尺寸依照唐代(的标准),样式按照宋代(的标准),务必让(其)制作精良细致。总共制作了二十块金字牌,二十块银字牌,上面写着‘符令’,牌到之处必须马上执行,违者必受刑罚。都是用铁制作而成的,宽二寸五分,长五寸,上面缀着两条飞龙,下面缀着两只麒麟。牌首有个圆孔,用红丝绳穿过,收藏在内府,遇到有调兵的事情就拿出来。
丙辰日,下诏命令太常卿陈昧等人将安阳王的神主供奉在盱眙的新庙中,将徐王的神主供奉在宿州的新庙中,都用太牢祭祀,还制作了王的衮冕、王夫人的冠服和币帛,然后将它们烧掉,祭祀所用的尊爵器皿,都用银制成。仍然设置一个礼仪祭祀的场所,安排一个从八品的官员,永远作为守护庙宇的人。祭告扬王的文告说:“朕想到古代圣明的帝王以丰厚的礼仪对待九族,所以推恩给异姓的亲属。何况朕的外祖父母在家积德行善,让朕的母亲与朕的父亲相配,才生下朕,让朕成为百姓的君主。朕已经追封外祖父为扬王,外祖母为扬王夫人,因为扬王没有后代,所以在京城建立庙宇,每年按时祭祀。然而考查礼经,古代并没有这种说法。又想到人出生在这片土地上,魂魄一定会游历故乡,于是就在墓地建立庙宇,每年春秋两季,让有关官员恭敬地举行祭祀之事。现在选择了一个好日子,派礼官迎接神主牌位到新庙中奉安。神灵如果还在,希望他能来鉴察。”祭祀告祭徐王的祭文说:“我认为古代创业的君主,一定有贤能的皇后作为内助,共同成就大业。等到天下已经安定,必定追封尊崇外戚家族,来报答他们的恩德。朕的岳父岳母,生下了贤德的女儿,让她位居中宫。朕已经追封岳父为徐王,岳母为徐王夫人,因为徐王没有后代,(所以)在京城建立庙宇,每年按时恭敬祭祀。然而考查古代典籍,在礼仪上有所不妥,所以在墓地立庙,让官员在春秋两季供奉祭祀。现在选择了吉利的时辰,派遣礼官将神主(牌位)安放在新的宗庙中,神灵显赫,希望在此能明察(我们的敬意)。”
中山侯汤和率领军队从归州出发,进攻瞿塘关,因为江水暴涨,在大溪口驻军。
丁巳日,皇帝下诏规定扬王、徐王的宗庙祭祀,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祭祀,各地有关部门负责举行祭祀之礼。
任命殿中侍御史唐铎为绍兴府知府。
任命李守道、詹同为吏部尚书,告诫他们说:吏部是评判鉴定官员的部门,镜子明亮,那么物体的美丑就无法隐藏;秤杆平衡,那么物体的轻重就能得到恰当的衡量。大概朝廷政事的得失在于各级官员,而任用官员是否贤能取决于吏部。如果任命了合适的人,那么就会政治清明、百姓安定;如果任命了不合适的人,那么就会荒废官职、政务荒废。你们这些人担任着评定人才、鉴别是非善恶的职责,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用来辨别贤才和庸才,不要只是碌碌无为地占着职位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