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莫小七解散盗门后,可能隐居在大兴安岭与俄国接壤的深山老林中,且始终与俄方保持联系。
或许她最终就长眠在那冰窟之下。
虽时隔半世纪,但毕竟是血脉至亲,无双决定明日带人前往冰窟一探究竟。
即便莫小七已故,他也要将其遗骸带回,待寻得太姥爷吴功耀的尸骨后,让二人合葬。
无双与马丫历经艰险重返祖国实属不易,可马丫却高兴不起来。
与心上人同甘共苦本是乐事,如今难得的二人世界却被爷爷和蓝彩蝶打破。
更令她在意的是,蓝彩蝶不仅容貌出众,学识渊博,还整日围着无双好哥哥好哥哥短地叫个不停。
所幸同为盗门后人,彩蝶与马丫相处融洽。
尤其是蓝彩蝶这个交际花,不仅不排斥马丫,还常在她面前展示那些花哨的小把戏,看得马丫目不转睛,直嚷着要拜师学艺。
小爷,我已探明情况。
鄂温克人所言非虚,附近确有山岭,山中便是他们早年发现宝甲的冰窟。
但那地方颇为诡异,当地村民给再多钱也不愿带路。”刘麻子虽不及其他前辈本事高强,但在盗门中向来是探路的好手。
无论是倒斗、绑票,还是吴功耀最爱的抗日行动,像他这样机敏的万金油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不,刘麻子仅用一下午时间,就从当地蒙古族牧民那里打探到了消息。
危险?冰窟当然危险。
你这老小子是不是又抠门没给足报酬?无双问道。
哪能啊,您吩咐的事我哪敢怠慢?
刘麻子解释道,中俄边境这带地形复杂,民族众多,鄂温克、蒙古、、满族以及少数都在此聚居。
他假扮药商走村串户,恰逢当地爆发瘟疫。
一户蒙古族人家四口染病,连小孙子都未能幸免。
幸好他随身带着良药,救活了这家人。
淳朴的蒙古人无以为报,便将祖传的宝物相赠——竟是柄刻满胡文的古代战刀。
仔细打听才得知,这户人家的老太爷当年带着知青们在山里开荒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古战场遗址。
地下挖出来的全是森森白骨,越往深处挖,骸骨堆积得越密集。
几个知青动了歪心思,怂恿老乡继续前进,盘算着倒卖古战场的兵器发财。
行进间,一座巍峨雪山突兀出现在眼前,盘旋的秃鹫群不断俯冲攻击。
为躲避猛禽,众人钻进雪山,偏逢隆冬暴雪。
要知道兴安岭的雪要么不下,一旦下起来就能要人命。
呼啸的西北风裹挟着大烟雪——东北特有的暴风雪,雪片稠密得根本分不清形状,远看如同天上倾泻浓烟。
不到两小时,积雪已没过膝盖,彻底封死了山路。
幸亏同行的蒙古族老乡熟悉山林,领着知青们摸到山脚一处冰窟。
虽然寒气逼人,总比在外挨冻强。
可刚进洞就吓得魂飞魄散——冰窟里尸骸层层叠叠,底层是风化殆尽的白骨,最上层竟穿着民国服饰,有日本人、俄国人,还有几个中国人。
正惊惶时,冰窟深处突然传来脚步声。
众人握紧 壮胆,毕竟出去也是冻死。
据老牧民回忆,黑暗中竟走出个貂裘华服的民国女子,最骇人的是她脸上戴着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莫非是...无双欲言又止。
老牧民哪认得什么金凤瑞冠,只说肯定是纯金的。”刘麻子插嘴。
后来呢?那几个知青见女子风韵犹存又戴着金面具,顿起歹念。
老牧民劝他们别招惹,说不定是山里的仙家。
可知青们反诬女子是敌特分子,一拥而上想行不轨。
找死!要真是我太姥姥...无双冷笑。
第三十八回 圆月弯刀的由来
小爷料得准,那女人出手如修罗!老牧民说她像碾死蚂蚁般解决了所有知青,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最邪门的是...
“怎么回事?刘麻子,那女人是不是把手按在那些知青头顶,然后他们的脸就慢慢变白,最后一点血色都没了?”马四海似乎早已猜到了那女人的手段。
“没错没错,师叔果然厉害,老乡就是这么说的。
那女人看这蒙古族老乡为人老实,就警告他以后不准再提这事,还送了这把古刀给他,说这刀拿到市场上能换两年的粮票。”
“给我瞧瞧。”马四海接过那把古朴的弯刀。
这刀确实不凡,虽历经千年,却不见一丝锈迹。
刀身长约三尺,弯曲如月牙,刀刃上方刻着几行胡文,刀柄用马尾棕毛紧紧缠绕。
迎着阳光一照,刀刃寒光凛冽,即便过了千年,依然锋利无比。
“是鲜卑文。”马四海一眼认出。
“小爷,你师父不是留给你一把宝刀吗?拿出来跟这把胡刀对砍一下,看看结果如何。”马四海提议。
“爷爷,这有什么讲究?胡人的刀再好,能比得上师爷那把?”马丫不解地问。
“傻丫头,天下宝物多了去了,亏你还是憋宝传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我在东北探秘禁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盗墓:我在东北探秘禁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