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国大势,在芒种前后,潼关破,禁军出动镇压蛊祸,大败而还,退守函谷关。
穷奇魔尊自称天王,号召天下修士,共讨暴景。至此,自陇山以西至潼关,五州两府六十余县之地尽数沦陷,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其中一部分逃往河西,沦为萨蕃人奴隶;另一部分九死一生,穿越西京,渡过大河,向京都方向逃亡。
然而,由于禁军屡战屡败,朝廷为弥补军需不断加征税赋,强征祭童,导致京畿地区民生凋敝,十室九空。
这些逃亡者与各地流民汇合,形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涌入丰都地界。
面对危机,慕容烬任命杜长缨为流民安抚使。
经王猛统计,丰都城外已聚集至少三十万流民。所幸丰收及时,官府将粮税加重至十分抽三,仍征得九十万石麦子,这还只是一季的赋税!
需说明的是,丰都距京都六百里,下辖土地有限,仅有五千顷田亩。
太岁融合灵源后,方圆三千顷田亩备受滋养,达到一年两熟,平均每亩产高至二十五石粮。
扣除军功、功名者免税部分及损耗,这九十万石粮食足以供养十万人半年之用。
相比之下,徐州六郡三十一县拥有十余万顷田地,实行粟麦轮作,官府年征粮也不过两百万石。而丰都仅一季便征得九十万石麦,可谓是震惊天下。此地已被传颂为永穰之地,不涸之仓。
随着人口激增,慕容烬效仿李逋的以工代赈,修建新墙,招募劳工,不断收拢流民。
这其中有不少散修,为选拔人才,丰都城特设文武考试。朝廷虽知此事,却碍于太子司马驹,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人口的暴涨,也带来诸多问题。
其中以流民和当地人、各大世家之间的矛盾为主。这些天,秦云凰为这些事忙得焦头烂额,若非王猛从旁协助,几乎难以应付。
也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共事,让秦云凰对王猛的态度大有改观。这并非男女之爱,而是纯粹的欣赏。秦云凰惜王猛之才,王猛则钦佩她的公正与善良。
这一日,二人正在处理公务,杜长缨匆匆进来,呈上一纸供状:“流民赵铁牛在孙员外家做佃农,因偷吃一个白面馒头,被活活殴打致死。此外,采风吏潘竹亲临现场调查,准备将此案刊发在《丰都邮抄》上。”
王猛皱眉:“潘竹是谁?”
杜长缨答道:“孔潜孔高僧的小跟班,如今负责探查民情。”
听到孔潜,王猛心中一阵腻歪,摆摆手道:“按律处置便是,不必扩大影响。先把舆情压下去,已经够乱的了。你去勒令孔潜,暂时不得刊发此类消息。”
秦云凰取出一张银票,递给杜长缨:“替我转交给苦主。”
她看向王猛,语气坚决道:“舆情不能压!流民之苦,岂是那些富户能想象的?必须严惩凶手,杀人偿命,田亩充公!”
杜长缨捏着银票,左右为难,一时不知该听谁的。
王猛觉得这只是小事,没必要争论,便开口道:“就按秦姑娘的意思去办吧。”
杜长缨点点头,刚出官衙正好撞见林疾。
他喊道:“十二郎这是要去哪?”
林疾瞪他一眼,没好气的说:“不许叫我外号。这不是有司卫报告,流民中出现个叫无土会的组织,我怀疑是衣冠道在背后捣鬼。”
“这事似乎应该去找主公吧。”
“嗐!别提了,我姐夫不在,留话让我有事去找王先生。”
“什么情况?主公和慕容大人还在斗气?”
“这不是斗气,而是……”林疾挠头,沉吟道:“想起来了。姐夫说过一句话,叫权力的角逐,不为个人情感而左右。”
“权势移人性,利禄蚀人心。”杜长缨叹道。
林疾皱着眉头打量杜长缨,似乎不相信这话是从他个武夫嘴里说出来的。
突然他又想起一件事,把杜长缨拉到角落,低声问:“若我姐夫想离开丰都,你打算怎么办?”
“主公走,我也走。”杜长缨脱口而出,随即一惊:“喂,这可不是玩笑,主公真的要走?!”
“我猜的,也不是很确定。”
“十二郎,我劝你少妄言聒耳,传出去,你又要被主母关小黑屋。”言罢,杜长缨转身离开。
“妄言聒耳?这小词一个接一个,这家伙什么时候也学会拽文了?”林疾嘀咕道。
-----------------
自贾道子折在丰都城,此城声名鹊起,一跃成为中洲重镇。
吸引流民涌入的同时,也有很多世家支脉也选择‘押宝’,甚至举族迁入丰都城。这其中以殷、孙、罗、杜四姓为首,其中孙家与李逋有旧,杜家则好像与杜长缨有些远亲。这些世家入城后,先拜谒慕容烬,再访‘土地爷’侯家,随即大肆兼并田宅,其手段百出,老辣熟练。
慕容烬察觉后,立刻颁布禁购令,严惩数人后,世家们才稍加收敛。
这一日,城东一座小庙内,孔潜正手持念珠闭目诵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蛊道无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蛊道无常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蛊道无常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