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废弃仓库的铁门被液压钳剪开时,铁锈摩擦的刺耳声响在凌晨三点的街道上格外突兀。林砚踩着碎玻璃走进仓库,勘查灯的光束扫过满地灰尘,最终定格在仓库中央——一具男性尸体蜷缩在铁架旁,胸口插着一把生锈的螺丝刀,鲜血浸透了灰色工装裤,在地面晕开不规则的暗红色痕迹。
而最刺眼的,是尸体额头用暗红色液体画的六芒星——和废弃工厂女尸案的标记一模一样,只是这一次,六芒星的每个角都沾着银白色的粉末,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死者身份确认了吗?”林砚蹲下身,示意法医先不要触碰尸体,目光停留在那圈银白色粉末上。
“根据口袋里的身份证,死者叫周伟,45岁,是瀚海重工的前车间工人,一年前因‘违规操作’被开除。”江澈递过一份初步身份核查报告,“技术组查了他的银行流水,发现他近三个月每个月都有一笔匿名汇款,金额从五千到一万不等,汇款账户是海外空壳公司,和之前查到的陆明资金链有关。”
法医戴着手套,用棉签轻轻蘸取六芒星旁的银白色粉末,放进证物袋:“这应该是军工废料,具体成分需要回实验室做光谱分析,但从外观来看,很可能是石墨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瀚海重工的石墨烯车间每年都会产生大量这类废料,按规定要统一回收销毁。”
“石墨烯废料?”林砚皱起眉,突然想起第一起案件中包裹女尸的石墨烯纤维,“难道周伟是因为知道了石墨烯废料的去向,才被灭口的?”
她起身绕着尸体走了一圈,目光落在铁架旁的一个破旧工具箱上。工具箱的锁被撬开,里面散落着几样生锈的扳手,还有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后,上面用铅笔写着一串数字:“7-3-1,东仓库,晚10点”,字迹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的。
“7-3-1?”江澈凑过来看纸条,“会不会是仓库编号?或者是交易时间?”
“先记下来,让技术组查一下瀚海重工的仓库编号体系。”林砚将纸条放进证物袋,又看向尸体的手部——周伟的右手食指和中指上有明显的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黑色的油污,符合车间工人的特征,但虎口处有一道新鲜的划伤,伤口边缘整齐,像是被锋利的金属片划开的。
“死者的致命伤是胸口的螺丝刀,刺中了心脏,一击致命。”法医初步检查完尸体,站起身汇报,“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10点到11点之间,和纸条上的‘晚10点’基本吻合,推测死者是按照纸条上的时间来仓库赴约,然后被凶手杀害。”
林砚走到仓库门口,看着门外的街道——这里是老工业区,周围的工厂大多已经搬迁,晚上基本没人经过,监控也早就损坏,凶手选择在这里作案,显然是提前踩过点,知道这里是“监控盲区”。
“通知侦查员,走访周围的居民和仅剩的几家小工厂,看看有没有人昨晚10点左右看到可疑人员或车辆。”林砚对着对讲机下令,“另外,重点调查周伟被瀚海重工开除的‘违规操作’具体是什么,还有他近三个月和谁有过接触,特别是海外联系。”
就在这时,技术组传来消息——六芒星旁的银白色粉末确实是石墨烯废料,而且在废料中检测到了微量的Y-327药物成分。“这说明周伟不仅接触过石墨烯废料,还可能接触过顾振雄的实验药物。”林砚的眼神变得锐利,“他很可能是在帮顾振雄处理实验废料,或者运输药物,知道了太多秘密,所以被灭口。”
江澈突然想起什么,拿出手机调出瀚海重工的车间分布图:“周伟之前在石墨烯二车间工作,这个车间去年发生过一次‘废料泄漏’事故,当时对外宣称只是普通工业废料,但现在看来,很可能是掺杂了Y-327药物的废料泄漏,顾振雄为了掩盖真相,才把周伟开除,后来又因为担心他泄密,干脆杀人灭口。”
“有这个可能。”林砚点头,又看向尸体额头的六芒星,“凶手每次杀人都画六芒星,第一次是石墨烯纤维,第二次是石墨烯废料,显然是在刻意强调‘瀚海重工’这个关联点——要么是在挑衅警方,要么是在警告其他知道秘密的人。”
凌晨五点,周伟的家被搜查。这是一间不到五十平米的出租屋,墙上贴满了瀚海重工的车间安全标语,书桌上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周伟每天的工作内容,直到一年前被开除那天,最后一页写着:“他们在往废料里加东西,是蓝色的,像毒药……不能说,说了会死人。”
这句话印证了林砚的猜测——周伟确实知道顾振雄用石墨烯废料处理实验药物的秘密。而在笔记本的最后几页,还画着几个简易的仓库地图,其中一个标注着“东3”,旁边写着“每月5号,拉走”。
“每月5号?”江澈看了眼日历,“今天是10号,距离上次‘拉走’刚好五天,周伟很可能是因为想揭发这件事,才被凶手提前灭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深渊缉凶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深渊缉凶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