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的证词被正式纳入庭审证据的那天,林砚正坐在市局技术组的实验室里,看着显微镜下闪烁的基因片段。屏幕上跳动的碱基序列像一串密码,红色标记的“异常片段”与王海、刘芳、张莉体内提取的基因样本完全吻合——这是技术组最新的测序结果,证实了Y-327药物并非顾振雄“原创”,而是源于十五年前一项被紧急叫停的“基因优化”秘密实验。
“林队,你看这个片段。”小李指着屏幕上一段重复的碱基序列,“我们在国际基因数据库里比对后发现,它和2008年‘诺亚计划’的实验数据高度重合。‘诺亚计划’是当时瀚海重工联合国外机构开展的,目的是研发‘抗极端环境基因药物’,后来因为出现多起实验对象死亡案例,被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叫停,所有数据也被封存。”
“诺亚计划?”林砚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诺亚计划”的残存档案——泛黄的文档里,记录着实验的核心研究员名单,最上方赫然写着“首席研究员:顾振雄”,而项目资助方一栏,除了瀚海重工,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陆明的父亲,陆正豪。
“原来顾振雄的实验,十五年前就开始了。”林砚的眉头紧锁,“他只是把‘诺亚计划’的残留数据拿出来,改头换面成了Y-327,继续进行非法人体实验。而陆明父子,很可能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瀚海重工不过是他们的‘资金外壳’。”
为了查清“诺亚计划”的真相,林砚和江澈前往瀚海重工的旧档案库。档案库位于公司总部地下三层,常年封闭,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在堆积如山的纸箱里,他们找到了一箱标着“诺亚计划-封存”的文件,里面的实验记录让两人脊背发凉:2008年至2010年,顾振雄在城郊的废弃工厂里,用流浪汉和孤儿做实验,累计超过50人死亡,而这些人的“失踪案”,当年都被定性为“意外走失”。
“这里有一份‘实验对象名单’。”江澈从文件里抽出一张纸,上面的名字大多被划掉,只有少数几个标注着“存活”,其中一个名字让林砚的心脏猛地一跳——“林玥”,后面括号里写着“5岁,孤儿院,基因适配性89%”。
林玥是林砚的原名。她看着纸上熟悉的名字,童年的记忆碎片突然涌现:白色的实验室、手臂上的针孔、医生冰冷的声音,还有一个模糊的女人身影,抱着她哭着说“对不起,妈妈救不了你”。
“这是……我妈妈?”林砚的手指抚过“林玥”旁边的备注,突然想起自己在孤儿院找到的一张旧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抱着年幼的她,背后是仁心医院的招牌,而这个女人,正是“诺亚计划”档案里记录的“实验助理:苏晴”。
“苏晴在2010年‘诺亚计划’叫停后就失踪了。”江澈查到苏晴的资料,“根据记录,她当时发现了顾振雄的实验真相,试图带着实验数据逃跑,结果被顾振雄的人追杀,从此下落不明。有人说她已经死了,也有人说她隐居在国外。”
这个发现让林砚既激动又忐忑——苏晴很可能还活着,而且掌握着“诺亚计划”的核心证据,找到她,就能彻底揭开顾振雄和陆氏家族的罪恶根源。她立刻安排技术组,根据苏晴的旧照片和资料,在全国范围内排查她的踪迹,同时联系国际刑警,查询海外的失踪人口记录。
就在这时,医院传来消息——张莉的身体逐渐恢复,她回忆起一个关键信息:2018年她被顾振雄控制后,曾在疗养院见过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女人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但张莉觉得她的眼神很熟悉,后来才想起,那是苏晴的照片上的眼神!“当时顾振雄对那个女人很恭敬,还说‘计划很快就能成功,不会让您失望’。”张莉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那个女人好像在监督顾振雄的实验,还提到了‘给林玥的药不能停’。”
“给我的药?”林砚的心里一沉,“难道我妈妈一直在暗中关注我,甚至参与了顾振雄的实验?”这个猜测让她既痛苦又困惑——如果苏晴是为了保护她,为什么要让她继续被顾振雄当作“实验对象”?如果苏晴是顾振雄的同伙,为什么又要试图带着实验数据逃跑?
为了找到答案,林砚和江澈再次来到夕阳红疗养院,调取2018年的监控录像。由于疗养院的监控设备老旧,大部分录像已经损坏,但技术组还是修复了一段模糊的画面:2018年9月15日,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走进疗养院,与顾振雄在地下一层的“禁区”见面,两人交谈了大约半小时后,女人离开,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文件夹——根据画面比例推测,文件夹的大小与“诺亚计划”的实验数据档案一致。
“这个女人很可能就是苏晴。”江澈看着监控画面,“她当年并没有死,而是躲了起来,后来又因为某种原因,重新联系上了顾振雄,甚至可能在暗中指导他的实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深渊缉凶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深渊缉凶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