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冲刷着石江村每一个角落。临时搭建的防疫隔离区外,石灰画出的白线在雨水中模糊,却依然是一道无人敢逾越的生死线。
祠堂内,气氛比外面的暴雨更加压抑。五名感染鼠疫的重伤员被单独隔离在后殿,痛苦的呻吟声被雷声掩盖。苏湘云和医疗队员们穿着用桐油浸过的粗布防护服,脸上蒙着厚厚的纱布,只露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肺部感染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前兆。苏湘云检查着最新一名感染者的症状,声音透过纱布显得沉闷,必须立即进行气管切开,否则撑不过今晚。
苏医生,我们没有麻醉药了,而且......年轻的护士声音发抖,太危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苏湘云已经开始准备器械,去取最后一点白酒来消毒。通知刘团长,我们需要更多的石灰和消毒水,隔离区必须每小时消毒一次。
隔离区外,刘肖站在临时搭起的雨棚下,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许向前正在汇报物资情况:
石灰还能支撑两天,消毒水只够今天用了。从周边村子调集的防疫物资最快也要明天才能送到。中央回电说已经派医疗专家带着新研制的血清赶来,但至少要五天。
五天。刘肖望着祠堂的方向,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群众情绪怎么样?
暂时稳住了。周文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工作队分片包干,解释防疫措施。大部分群众都理解,但恐慌还在蔓延。今天早上,有十几户人家想要连夜离开,被赤卫队劝回来了。
这时,一个浑身湿透的通讯员跑来:团长!杨家庄急电!赵队长他们找到那个的藏身处了!
刘肖眼中精光一闪:
在杨家庄后山的山神庙里!但是......人已经死了,服毒自尽。赵队长在现场找到了这个——通讯员递上一个用油纸层层包裹的小铁盒。
刘肖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盒,里面是几支密封的玻璃安瓿瓶,瓶身上贴着看不懂的外文标签。还有一张字迹潦草的纸条:
解药配方:链霉素......需要实验室制备......时间来不及......备用方案:大剂量大蒜素联合金银花提取物......可能有效......
链霉素?周文皱眉,这是什么?
刘肖的心沉了下去。链霉素——在这个时代根本还没有问世。而所谓的备用方案,显然只是绝望中的尝试。
立即把这张纸条送给苏医生。刘肖将纸条交给通讯员,然后对许向前道:动用一切关系,去上海、广州的黑市打听,不惜一切代价搞到链霉素!
雨越下越大,刘肖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第一次感受到了无力。即便知道解药是什么,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却让他束手无策。
......
赣州城,德润堂密室。
楚材听着手下的汇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五个感染者,已经死了两个,另外三个也撑不过今晚。很好。他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红酒杯,刘肖现在一定很着急吧?
根据内线消息,红军已经全面封锁隔离区,正在四处寻找解药。不过......手下迟疑道,他们似乎找到了我们留下的。
楚材的笑容更深了:让他们去找吧。链霉素?再过十年美国人才能量产。至于那些土方子......他嗤笑一声,不过是给将死之人一点心理安慰罢了。
那下一步?
楚材抿了一口红酒,等疫情失控,等恐慌蔓延,等红军内部生乱。到时候,我们再给他们最后一击。
他走到窗前,望着石江村的方向:我要让刘肖亲眼看着,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一切,是如何在他面前土崩瓦解的。
......
石江村隔离区内,苏湘云刚刚完成了一台没有麻醉的气管切开手术。伤员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她知道,如果没有有效的抗生素,这只是延缓死亡。
苏医生,休息一下吧。护士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心疼地劝道。
苏湘云摇摇头,拿起那张写着备用方案的纸条:去准备大量的大蒜和金银花。既然没有西药,我们就用老祖宗的法子。
可是......这能行吗?
总要试试。苏湘云的眼神坚定,在古代瘟疫流行时,这些药材确实有过疗效。现在没有别的选择,死马也要当活马医。
很快,一筐筐大蒜和金银花被送进隔离区。医疗队员们连夜捣碎、提取,熬制成浓稠的药汁。刺鼻的大蒜味混合着草药香,在祠堂里弥漫。
给他灌下去。苏湘云亲自给一名感染者喂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悬着。两个小时后,感染者的体温竟然真的开始下降!
有效!苏医生,有效啊!护士惊喜地叫道。
苏湘云却没有放松:继续观察,这可能只是暂时的。
她走出祠堂,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刘肖,却看见隔离区外围着一群激动的群众。
让我们进去!我们要见周主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埔铁流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黄埔铁流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