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五支...苏湘云看着珍贵的血清,既欣喜又为难,该给谁用?
病房里,五个重症患者命悬一线。他们都是红军的战斗英雄,都是在龙源口战役中负伤的勇士。
抽签吧。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那位爆破英雄,他刚刚苏醒,脸色依然苍白,我们都是同志...平等...
不行!其他伤员纷纷反对,给最需要的同志!
给我一支。刘肖突然开口。
所有人都愣住了。
老刘,你...
我不是给自己用。刘肖拿起一支血清,我要用它来做分析。如果我们能破解血清的成分,也许能救更多人。
这个决定风险极大。如果分析失败,就浪费了一支宝贵的血清。
我支持。苏湘云站到刘肖身边,这是科学的道路。
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苏湘云和医疗队员们开始了紧张的成分分析工作。没有先进的仪器,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另外四支血清已经用在了最危重的伤员身上,效果显着。而实验室里的工作却进展缓慢。
不行,纯度不够...
有效成分太微量了...
挫折接踵而至。就在众人快要放弃时,一个年轻的医疗队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苏医生,我们能不能用康复者的血液?既然他们能够自愈,血液中一定产生了抗体!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立即采集康复者的血液!苏湘云当机立断。
第一批三名康复者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胳膊。当暗红色的血液流入容器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经过简单的处理,第一批自制血清诞生了。虽然效果不如原版血清,但确实对轻症患者有效!
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
消息传开,更多的康复者主动前来献血。石江村掀起了一场特殊的献血运动。
抽我的!我身体好!
我这条命是红军救的,这点血算什么!
在群众的热情支持下,血清的产量逐渐增加。虽然还不能完全治愈重症患者,但已经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
就在石江村逐渐走出疫情阴影时,白建生的司令部里,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根据可靠情报,红军正在从疫情中恢复。参谋长指着地图,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如果等他们完全恢复,再想剿灭就难了。
白建生沉默地看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总指挥,楚材派人送来密信。副官递上一封信。
白建生拆开信,脸色逐渐阴沉。信上,楚材建议立即出兵,并承诺在红军内部制造混乱作为配合。
他还有什么计划没告诉我?白建生冷冷地问。
副官迟疑了一下:听说...楚堂主启动了计划。
白建生的手指猛地停住:他疯了?那是最后的手段!
总指挥,现在不出兵,恐怕...
够了!白建生猛地起身,传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轻举妄动!
他走到窗前,望着石江村的方向,喃喃自语:刘肖...就让我看看,你还有什么本事...
......
石江村,疫情终于得到控制。最后一个重症患者脱离危险,新增病例连续七天为零。
在村民大会上,周文宣布解除隔离。人群中爆发出久违的欢呼声。
我们胜利了!
红军万岁!
看着欢庆的人群,刘肖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知道,楚材绝不会善罢甘休,白建生的大军还在虎视眈眈。
老赵,加强警戒,特别是对杨家庄方向的监视。
明白。
铁军,抓紧时间训练新兵,补充战斗减员。
老周,安抚群众,恢复生产,我们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命令一道道下达,石江村这个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革命堡垒,又开始紧张有序地运转起来。
夜深人静时,刘肖和苏湘云并肩走在村间小路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刘肖轻声说。
苏湘云摇摇头:比起牺牲的同志,我这点辛苦算什么。
她停下脚步,望着星空:我在想,如果将来胜利了,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体系,让老百姓不再受病痛之苦。
会有那一天的。刘肖握住她的手,而且不会太远。
在他们身后,石江村的灯火星星点点,如同黑暗中的希望之火,虽然微弱,却顽强地燃烧着。
这场人与瘟疫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更大的风暴,正在远方酝酿。
(本章 完)
喜欢黄埔铁流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黄埔铁流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