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低头写药方的华哥儿笔尖一顿,抬起头来,“黄昭小弟,你看到的气,真是这样?”
“这是望气术,小子从小练的,不敢胡说,看得真真的。”
华哥儿立刻转向董卓,眼里冒出新的希望:“如果真像黄昭小弟说的,是秽煞之气侵入身体导致的,那老太太的病……说不定还有转机!”
董卓一听,狂喜起来,急切地往前一步:“华先生这话当真?!求先生施展妙手,救我奶奶!”
“想治这病,首先得拔除那祸根秽煞之气。只有煞气清干净了,老太太的脑脉才不会再被侵蚀,到时候我再换方子,帮她疏通滋养,这病说不定就能根治。”
“至于怎么除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煞气嘛……”他话里有话,没再说下去,目光转向了黄昭。
董卓马上明白了,那山一样的威压瞬间罩住黄昭,声音低沉却不容商量:“小子!你既然能看出来,肯定也知道怎么解决吧?快说!”
黄昭心里飞快盘算:此刻若爷爷在,定有解决之道。
若以此为由,要求董卓帮忙寻找爷爷……可行否?
念头刚起,立刻被他压下。
董卓乃何等人物?威福自用,岂会受人胁制?贸然提出,恐适得其反,招致雷霆之怒。
此番能借机结下善缘已是万幸,不可贪多!
罢了,只能自己放手一搏了!
他深吸一口气,迎着董卓审视的目光,抱拳道:“小子虽才疏学浅,幸得家中长辈熏陶,尚有几分把握。
恳请大人准许:等中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派一个熟悉村里路的村民,带我在村子四周仔细查看一遍。等找到煞气的源头和流动的关键,再定清除的办法!”
“好!就按你说的办!两位一路辛苦,又费心看病,请先跟仆妇去厢房稍微休息一下,吃点东西。我这就去安排人,午时一到,马上带你去看!”
晨光透过窗户,照进董家简单却干净的厢房,留下温暖的光斑。
黄昭和华哥儿吃了点清淡但管饱的早饭,热粥下肚,赶走了爬山钻林的寒气,也让黄昭腰肋间的隐隐作痛好了些。
仆妇手脚利落地收拾完,又送来了两套洗得干净的粗布衣服。两人换上,虽然不华丽,但也清爽利落。
华哥儿闭眼静坐,调息养神,为一会儿的针灸积蓄精力。
黄昭则靠坐在榻上,默默运转家传的心法,让气息在体内循环,试图化开脏腑间的瘀伤。
要是现在解开黄昭的衣服,就会发现他肋间受伤的紫青色,正在飞快地变淡。
华哥儿好像感觉到了什么,眼皮动了动,慢慢睁开。
他敏锐地捕捉到黄昭身上那不寻常的气息波动——不光是内功调息,更像是一种从血脉深处来的、温和又旺盛的力量在悄悄苏醒,修复着损伤。
这让他眼里闪过一抹藏不住的惊讶。
时间在安静中悄悄过去,窗外村里操练的呼喝声隐约传来。
快到中午,阳气升到最旺的时候。华哥儿起身,拿起早就准备好、放在桌上的青布针囊。
早有仆妇在门外等着,恭敬地引着他去内室。
另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少年站在门口,身板结实,古铜色皮肤,眼神亮亮的,对着黄昭抱拳。
“黄小哥!我叫董越!奉仲颖叔父的命令,给您带路,查看村子四周!”
黄昭打量这少年,见他眉宇间和董卓有几分像,听他直接叫董卓“叔父”,估计是董家本家的子弟。
“好,麻烦董越小兄弟了,我们这就走,先去后山最高的地方看看。”
内室里,气氛严肃。
董老太太安静地半靠在炕上,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着空中。
仆妇已经按吩咐,把窗户开了一条缝,让中午的阳气稍微进来一点。
华哥儿取出针囊,展开,露出长短不一、细得像头发丝的银针。
他先用特制的药酒洗手,又拿了点艾草在董老太太鼻子前轻轻熏了一会儿,帮她安定心神。
“老夫人,别怕,稍微有点热热的感觉,是温通经络的效果。”
说完,他出手如电,快、准、稳!第一针,直扎头顶正中间的“百会穴”!针进去三分,手指轻轻捻动,一股温和醇厚的内息顺着银针渡进去。
紧接着,四根短针精准地扎进百会穴前后左右一寸的“四神聪穴”,像四颗星星围着主星。
然后,“神庭”、“本神”、双手的“内关”、“神门”,还有双腿的“足三里”、“三阴交”这些穴位,都在眨眼间下了针。
手指手法变化,有时捻转有时提插,有时轻弹有时微震,融入了自己修炼的内息,力求用气息通窍,用银针引导神志。
随着针灸进行,董老太太原本浑浊茫然的眼神,好像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紧紧皱着的眉头也似乎松开了一点点。
虽然变化小到几乎看不出来,但一直紧张盯着的董卓,心却一跳!
华哥儿全神贯注,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需要五天时间才能见效,现在,只是艰难的第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