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灵泉种苗播新望,技术护航助农忙
初春的风还带着几分料峭寒意,却吹不散村西荒山上的热闹。五十多户村民扛着锄头、提着竹篮,围着临时搭起的木台站得满满当当,目光齐刷刷落在苏婉清手里的布包上——那里面装着用灵泉浸泡过的药材种苗,是大家盼了半个月的“致富希望”。
木台上铺着块粗布,整齐摆放着三堆种苗:蒲公英种苗带着细小的绒毛,颜色嫩白;金银花种苗茎秆粗壮,透着淡绿;黄芪种苗则是饱满的根茎,切口处能看到晶莹的汁液,凑近闻,还能隐约闻到灵泉的清冽气息。
“各位叔伯婶子,咱们先说好种苗的分配规矩。”苏婉清拿起一把秤,声音清亮,“每户两斤种苗,蒲公英、金银花、黄芪各占三分之一,保证大家都能种到不同的药材,分散风险。要是想多种某一种,也可以跟邻里商量调换,但得先登记,方便后续送灵泉稀释水。”
话音刚落,李大叔就第一个走上前,手里还拿着个磨得发亮的竹篮:“婉清姑娘,我就不调换了,你说种啥我就种啥,你靠谱!”他去年种玉米收成一般,这次听说灵泉种苗能稳赚钱,第一个报了名,还特意把家里最肥沃的两亩地留了出来。
苏婉清笑着给他称种苗,一边装篮一边叮嘱:“李大叔,黄芪得深种,挖三寸深的坑,把根茎横放,盖土后踩实,这样根系能扎得稳;蒲公英要种在向阳的地方,它喜阳,缺了光长不好。”她一边说,一边拿起根小木棍在地上画示意图,简单明了,连不识字的老人都能看懂。
村民们挨个上前领种苗,苏婉清和小草、阿福三人分工明确:苏婉清负责称重、讲解种植要点;小草负责登记每户的种苗种类和地块位置,方便后续送灵泉稀释水;阿福则帮着年老体弱的村民提种苗,时不时还会补充几句种植细节——他跟着苏婉清学了大半年,对药材种植早已门清。
张婶提着篮子走过来时,眼神里带着几分忐忑。她丈夫早逝,独自带娃,力气小,怕种不好耽误了收成:“婉清姑娘,我……我力气小,挖不动三寸深的坑,能不能少种点黄芪?”
“当然能。”苏婉清放下秤,接过她的篮子,特意多装了些蒲公英种苗,“蒲公英不用深种,浅浅埋在土里就行,你种这半亩向阳的地块正好。要是挖不动坑,跟我说,我让阿福或者村里的小伙子帮你搭把手,咱们合作社就是要互相帮衬。”
张婶眼眶一热,用力点头:“谢谢你,婉清姑娘,你真是个好人。”
人群里的刘二却有点心不在焉。他之前因为好吃懒做,种玉米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成差得很,这次是被里正劝着报的名,心里还打着“混日子”的主意。领种苗时,他随便抓了一把就想走,被苏婉清叫住:“刘二,你等等。”
苏婉清拿起他篮子里的黄芪种苗,指了指上面的芽点:“你看这芽点,得朝上种,不然发不了芽。还有,每隔十天要浇一次灵泉稀释水,我会让小草提前通知你,到时候可别偷懒忘了浇,不然种苗活不了,损失得自己承担。”
刘二被说得脸一红,挠了挠头,小声应道:“知道了,我不偷懒。”
等所有村民都领完种苗,苏婉清又搬来一摞装订好的小册子,是她熬夜赶制的“种植手册”。手册封面画着三种药材的简笔画,里面每一页都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写着种植步骤:比如“浇水要见干见湿”配着“土裂浇水”的图画,“除草要除早除小”配着“小杂草拔除”的示意图,连最基础的“如何辨别药材是否缺水”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手册每户一本,大家拿回去好好看。”苏婉清把手册分发给村民,“我和小草、阿福会当技术员,每周上门指导一次。要是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种苗发黄、生虫,随时去药坊找我们,或者让里正带话,我们保证当天就过来。”
“婉清姑娘想得真周到!”里正拿着手册翻了两页,忍不住称赞,“有了这手册,再加上你们上门指导,咱们这药材肯定能种好!”
村民们纷纷附和,拿着手册和种苗,三三两两地往自家地块走去。李大叔还特意拉着几个邻居,商量着一起搭个简易的棚子,用来存放灵泉稀释水;张婶则跟几个相熟的婶子约好,每天互相帮忙照看种苗,谁家有事就替着浇水。
苏婉清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萧墨尘从后面走过来,递给她一块帕子,让她擦汗——刚才一直忙着讲解、称重,她额头已经沁出了薄汗。“大家积极性很高,比预期的还要好。”他语气里带着欣慰,又补充道,“灵泉稀释水我已经安排好了,用陶罐装,每天让伙计分送到各户,保证新鲜。”
“嗯,辛苦你了。”苏婉清接过帕子,抬头看向他,眼底满是温柔。从合作社初议到种苗分发,萧墨尘一直默默支持,帮着找老药农、筹备灵泉稀释水,还帮着协调地块纠纷,要是没有他,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