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自动开启数据记录功能,所有传感器数据将按小时归档,支持导出至个人数据板。同时,系统已根据当前数据生成‘优先级修复清单’:1. 修复船员休息区壁板裂缝(高优先级,避免气压进一步流失);2. 更换驾驶舱观察窗密封胶条(中优先级,提升驾驶舱密封性);3. 手动校准外部摄像头角度(低优先级,优化视野范围)。”
我看着这份清单,心里的方向感越来越清晰。之前修复 APU 是 “从 0 到 1” 的突破,而唤醒 “感官”,则是 “从感知到控制” 的第一步 —— 只有先了解 “老兵” 号的身体状况,知道它哪里疼、哪里弱,才能制定出更精准的修复方案,才能一步步让它恢复 “行动能力”。
就在这时,外部摄像头的画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移动的黑影 —— 我心里一紧,连忙放大画面,发现那只是一只流浪的机械狗,正拖着一条故障的后腿,在废弃零件堆里寻找可用的金属碎片。它在镜头前停留了几秒,然后慢悠悠地消失在阴影里,留下一片寂静的废铁世界。
我松了口气,重新靠在船长座椅上,目光再次回到光幕上。外部摄像头的影像虽然模糊扭曲,却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 “老兵” 号眼中的世界;内部环境传感器的数据虽然糟糕,却像一份 “体检报告”,精准指出了它的 “病症”。这些 “感官” 的恢复,或许在别人看来只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可对我和 “老兵” 号来说,却是跨越性的一步 —— 它意味着我们不再是盲目地修复,而是有了 “目标”,有了 “方向”,有了共同面对困境的基础。
“系统,接下来我们先修复船员休息区的壁板裂缝吧。” 我在心里默念,语气里充满了坚定,“我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
“修复壁板裂缝需准备:金属补丁(厚度 2mm,钛合金材质最佳,可从废弃设备上拆解)、高强度密封胶(需耐受 - 20℃至 60℃温度范围,黑市老疤摊位有存货,预计售价 50 星币)、手电钻(用于固定金属补丁,工具箱内已有基础款)。系统已生成前往船员休息区的最优路线,避开高应力区域。”
我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光幕上的传感器数据 —— 那些跳动的数字和模糊的影像,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 “老兵” 号鲜活的 “感官”,是它与我沟通的方式。我握紧工具箱的提手,走向舰桥门口,晨光洒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
唤醒 “感官” 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治疗 “老兵” 的 “伤口”,要让它的 “身体” 越来越健康,要让它从一艘只能 “感知” 的废舰,变成一艘能 “行动”、能 “航行” 的星舰。
我走出舰桥,沿着明亮的通道向船员休息区走去,APU 的 “嗡嗡” 声在身后回荡,像是 “老兵” 号在为我加油。属于我们的修复之路,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这一页的标题,叫做 “感知与新生”。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