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的舰桥内,空气循环风扇的 “嗡嗡” 声格外清晰,却压不住雷诺心头的波澜。数据板屏幕上,淡紫色的异常信号波形仍在规律跳动,每 112 秒重复一次的核心序列像一句无声的召唤,从 18 公里外的碎片场深处传来。距离他决定 “1 小时后评估是否靠近” 的时限,还剩 30 分钟,可最初的好奇已被更强烈的警惕取代 —— 在这片未知星域,任何 “意外发现” 都可能是裹着糖衣的陷阱。
“系统,重新梳理信号已知特性,结合联邦星域历史案例(如‘幽灵信号陷阱’‘废弃信标误导事件’),列出所有可能的信号来源类型,标注每种类型的‘风险等级’与‘潜在收益’,我需要更全面的判断依据。” 雷诺的手指在数据板上敲击,声音比之前沉稳了许多。他刻意避开 “‘可能有幸存者’” 这类感性猜测,转而用理性分析搭建框架 —— 生存的本能告诉他,在没有足够实力前,任何 “诱惑” 都可能致命。
数据板的指示灯快速闪烁,微型备用电池的电量稳定在 1.92%(太阳能充电抵消了监测消耗),屏幕上很快弹出一份结构化分析表,每一项都用红、黄、绿三色标注风险等级:
异常信号来源可能性分析(按风险等级排序)
信号类型
核心依据
风险等级
潜在收益
排除依据(部分)
1. 敌意陷阱信号
低功率特性可 “隐藏自身”,不规则编码可 “避免被识别”,常见于海盗或未知文明 “诱捕”
高(红)
无(若触发陷阱,可能导致舰体受损、暴露位置)
未检测到关联 “武器锁定信号”“动力追踪信号”,但无法排除 “被动触发式陷阱”(如靠近后引爆碎片)
2. 废弃自动信标
功率极低(1W 以下)符合 “能源耗尽的自动设备” 特征,重复序列可能是 “故障循环”
中(黄)
若为联邦或已知文明信标,可能包含星域坐标、资源点信息
编码方式与联邦所有已知自动信标无匹配,无法排除 “未知文明废弃设备”(可能携带未知风险)
3. 幸存者应急信号
低功率可能是 “能源不足” 导致,中断时长不规律可能是 “手动发送(紧张或虚弱)”
中(黄)
获得同伴、共享资源、获取星域信息,是当前最具 “正向收益” 的可能性
未检测到 “人类生命信号”(如体温、呼吸辐射),信号持续时间过长(已超过 24 小时,不符合常规应急发送逻辑)
4. 非自然宇宙现象
部分特殊星体(如脉冲星碎片)可能产生类似 “人工信号” 的辐射,被误判为非自然信号
低(绿)
无直接收益,但可排除 “危险”,消除后续监测消耗
信号存在 “刻意重复的核心序列”(宇宙现象多为随机辐射),且来源固定(非移动星体特征)
雷诺逐行阅读分析表,手指在 “幸存者应急信号” 那一行反复停顿 —— 这是他最期待的可能性,却也是最需要警惕的 “感性陷阱”。系统的分析客观冰冷:没有生命信号、发送时长异常,这些都与 “常规幸存者求救” 不符。他想起联邦星舰学校里学过的案例:曾有海盗用 “模拟应急信号” 引诱受损星舰靠近,待目标进入陷阱范围后,用隐藏的电磁炮摧毁对方,掠夺资源。
“系统,针对‘敌意陷阱信号’,补充分析‘我们当前的防御能力是否能应对’—— 包括舰体结构、能源储备、可用工具,给出‘生存概率评估’。” 雷诺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他需要用 “最坏情况” 来敲打自己的好奇心。
屏幕上很快弹出防御能力评估:【当前 “老兵” 号防御能力:
1. 舰体结构:完整性 35%(右舷仍有未修复的装甲破损),无法抵御任何口径的能量武器或高速碎片撞击;
2. 能源储备:微型备用电池 1.92%(每小时充电 0.23%),临时电池组总储能 1.2kWh,无 “应急护盾” 或 “干扰装置” 能源支持;
3. 可用工具:仅维修机器人(未激活)、焊接工具(需消耗 0.02%/ 次电量)、多功能工具刀(无远程攻击能力);
4. 生存概率(若遭遇陷阱):≤20%(仅能通过 “手动调整航向规避”,成功率极低)】。
20% 的生存概率像一盆冷水,浇灭了雷诺最后一丝 “侥幸”。他靠在观测窗前,望着碎片场深处的星尘 —— 那里的信号还在持续发送,却从 “希望的召唤” 变成了 “危险的诱饵”。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右舷的装甲破损处,那里刚用钛合金薄片修补好,若遭遇攻击,很可能再次裂开,导致舱体失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