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类:两百匹上等湖蓝色、宝红色丝绸,这些都是惠民纺织厂的精品,质地细腻远超江南同类产品,是欧洲市场的紧俏货,价值两万银元;
- 铁器类:五百把精制军刀、两千件优质农具(铁犁、铁锄),军刀采用莘县煤矿优质烟煤锻造,淬火工艺改良,锋利耐用,农具则是临城兵工厂的拳头产品,适合皖系西北练兵与农耕需求;
- 稀缺物资:五十箱优质烟煤、十箱磺胺类药物,煤是皖系兵工厂急需的能源,药物则是战乱中千金难买的紧缺品。
这些物资合计价值五万银元,分装在二十辆马车上,由商队护卫与锐锋队员联合看守,准备随使者一同出发。夏晚晴检查完最后一箱丝绸,对马小丑说道:“这些都是临城的顶尖特产,足以证明我们的生产实力与诚意。徐树铮见了,必然知道与我们合作的价值。”
绘制战略地图
陈明与苏玉婷联手,绘制了一份详细的《冀南-豫北战略地图》。地图上不仅标注了临城十县的防御部署、联军的兵力分布,更重点标注了豫北直系的驻军据点、交通要道、粮仓与兵工厂位置。
地图旁附带了一份《助皖抗直战略计划书》,详细列明了临城能提供的战略配合:
1. 牵制直系:若皖系向豫北直系发起进攻,临城将出兵清丰、南乐,攻击直系侧翼,切断直系的粮草运输线;
2. 物资支持:每月向皖系供应丝绸三千匹、铁器五千件、煤炭十万斤,开放上海、广州外贸通道,帮皖系外销物资、采购紧缺设备;
3. 情报共享:临城的侦查网络将实时向皖系提供豫北直系的兵力调动、物资运输情报;
4. 战后分利:皖系协助临城肃清反马联军后,双方以清丰、南乐为界,互不侵犯,共享冀南与西北的商贸通道。
苏玉婷在计划书末尾补充道:“这份地图与计划书,是我们的‘投名状’。徐树铮看到我们能精准打击直系的要害,才会真正重视这次结盟。”
选派使者
使者的人选至关重要,既要有胆识、能言善辩,又要熟悉外交礼仪、懂得随机应变。马小丑最终选定了陈明——他不仅是核心将领,熟悉军政事务,更曾在北平求学,懂北方方言与西式礼仪,且处事沉稳,能应对复杂局面。
出发前,马小丑亲自为陈明践行,将一枚鎏金令牌与一封亲笔信交给他:“陈先生,此行关乎临城生死,拜托你了!这枚令牌是临城最高信物,信中我已写明结盟诚意,若徐树铮有疑虑,你可向他承诺:只要他出兵相助,战后临城愿奉皖系为盟主,永久结盟。”
陈明接过令牌与信件,郑重抱拳:“司令放心!我便是粉身碎骨,也必促成结盟!”
沈若雁挑选了五十名精锐锐锋队员,组成护卫队,随陈明一同出发:“陈先生,沿途军阀割据、匪患横行,还有反马联军的封锁,这五十人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定能护你安全抵达北平。”
险途赴命:突破封锁,千里求援
农历二十三清晨,陈明率领五十名锐锋队员、二十辆物资马车,从宁河县城西门出发,踏上了前往北平的千里求援之路。此行全程八百余里,要经过反马联军的封锁线、直系的势力范围、三股小军阀的地盘,每一步都暗藏杀机。
突破联军封锁
离开宁河后,第一关便是韩复榘控制的东阿外围。韩复榘的部队在要道设下卡哨,严查过往行人与商队,妄图阻断临城的外援。陈明让护卫队伪装成江南商队,马车覆盖帆布,只在车厢角落露出少量普通布匹,自己则身着长衫,扮成商队老板。
“干什么的?去哪?”卡哨士兵端着步枪,拦住马车。
陈明递上一沓银元,笑着说道:“长官,我们是江南来的布商,去北平进货,路过此地,还请行个方便。”
士兵掂量着银元,眼神在马车上来回扫视:“北平战乱,进货?我看你们是马小丑的人,想求援吧!”
陈明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长官说笑了,马司令正在打仗,我们哪敢凑这个热闹?只是小本生意,混口饭吃。”
就在这时,一名军官走来,看到陈明腰间的玉佩(苏玉婷特意给他的江南商队信物),又接过士兵递来的银元,挥了挥手:“放行吧,看着不像当兵的。”
马车缓缓通过卡哨,陈明松了口气,低声对身边的护卫队长说:“加快速度,离开韩复榘的势力范围!”
智过直系地盘
进入豫北直系地盘后,排查更加严格。直系士兵对过往商队逐一搜查,尤其严查携带武器与战略物资的车辆。陈明当机立断,让护卫队将大部分武器藏在物资箱底部,表面覆盖丝绸与农具,自己则拿出夏氏商队的通关文书(夏晚晴通过江南人脉提前办好)。
“你们是夏氏商队?去北平做什么?”直系军官仔细查看通关文书,眼神警惕。
“回长官,我们是奉徐树铮总长的命令,送一批物资到北平。”陈明故意抬高声音,提到徐树铮的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