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渊对着全息屏抬了抬手,蝶形天线轻轻转了转,幽核提示【维度加密通道已连接,暂无被追踪风险】。
屏幕上立刻刷出蓝星最新的材料学论文,从石墨烯新合成法到超导应用,全是最新的。这天线用的是冥界空间信号技术,能跳过蓝星的网络,直接从维度通道拿数据,又快又隐蔽,凌小渊很满意。
整个实验室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个银色半球凸起,像小蘑菇
—— 这是局部隔离罩的发射口。要是检测到爆炸、能量漏了,这些凸起会在 0.1 秒内喷透明纳米膜,精准罩住危险区,既隔高温又隔辐射,其他地方连震动都感觉不到。
之前试过故意让小零件在舱里炸,隔离罩一下就把范围锁在 1 立方米里,半点事没有,安全得很。
实验室靠墙放着个黑色金属柜,柜身泛着冷光,表面有淡蓝色数据流像水流似的转 —— 里面是 10 块冥界级量子硬盘。柜门侧面有十个闪烁着绿光的指示灯,说明这些硬盘全部在正常运行。
实验室中央是个弧形全息操作台,半透明的淡蓝色屏幕上,还停着上次没做完的 “分子重组实验” 参数。
凌小渊的指尖轻点 “启动”,旁边的透明真空实验舱就亮了紫光 —— 舱里的纳米操作台用机械臂夹着个米粒大的金属块,切、拼、重组,每一步都准到 0.1 微米,比头发丝还细。
操作区周围散着几台小设备,量子压力仪、分子光谱仪,外壳都是银色的,线条利落,跟学校实验室那些旧家伙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穿过操作区就是智脑区域,区域中央总控台上有个半米见方的金属凹槽,这是智脑安装槽。
槽内壁绕着圈淡蓝色的超导接口,这是给智脑留的 “专属座位”,接口旁的指示灯按慢节奏闪着绿光,代表槽体供电、信号链路都正常,只差核心部件嵌入。等智脑装进去,才能联动所有设备,自动监测能源、调整实验参数,甚至在他不在时还能按照图纸自动制造设备,到时候实验室才算真正有了 “自主运行” 的能力。
而围绕着安装槽的,是十几台暂时 “沉睡” 的银色机械臂 —— 关节处的指示灯闪着微弱的红光,这是典型的待机状态。没有智脑的指令,这些机械臂连最简单的抓取动作都做不了。
机械臂旁的透明收纳盒里,整齐码着各类奇形怪状工具,都是凌小渊之前按冥界工具图纸准备好的。
智脑区域角落还有扇银色金属门,贴着 “应急逃生” 的标。里面是条直径 0.8 米的通道,放着个滑板似的磁悬浮滑块。
这里是还没开始动工的应急通道。以后真遇到解决不了的事,站在滑块上,启动后能以 10 米 / 秒的速度滑去地表,10 秒就到,比电梯还快,多了层保障。
最后走到能源区,之前搭的微型冷聚变反应堆立在那儿,反应舱里的淡紫等离子体还在慢慢转,像团被圈住的星云。旁边储能舱的屏亮着绿灯,显示 “储能 100%”,油冷管道里有淡蓝色液体流着,静得几乎没声。顶部的监控闪着弱红光,盯着温度、压力、能量输出,没一点异常。
凌小渊没多停留,毕竟能源系统早就调试完成,现在重点是收尾工作。
他回到通信模块旁,刚要开始输入最新的智脑调试程序,幽核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
【紧急提示:检测到冥界季度常规监控波动,频率 1000-5000MHz,距离实验室 300 公里,正缓慢向此区域移动】。
他心里一紧,立刻抬手在全息屏上点击 “全频段屏蔽” 按钮。实验室外层的超导合金板瞬间泛起淡蓝色的微光,像给整个实验室罩上了一层隐形的屏障。不到 3 秒,幽核的提示音变得平缓:【全频段屏蔽启动成功,冥界监控波动可完全抵消,信号泄露风险 0%】。
凌小渊松了口气,看着全息屏上恢复正常的通信连接,又转头扫过整个实验室
—— 从开始挖掘到磁悬浮电梯,从藻类反应器到量子硬盘,这个他用了八年多时间打造的 “冥界级实验室”,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
再过不久,等智脑安装调试完成,这里就能真正实现 “自主运行”。
这时,幽核弹出一条新提示:
【凌哲发来消息:“弟,妈让你赶紧上来吃饭,菜都快凉了”】。
凌小渊笑了笑,转身走向缓冲舱。
喜欢我在顶级豪门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在顶级豪门当咸鱼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