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的燕州还裹在年味里,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李东已经驾驶着挂着军区专属通行证的蓝色卡车来到了燕山脚下。车斗里放着简单的行李和给工厂门卫带的两盒糕点,副驾座位上还放着 “特殊物资运输员” 的身份牌—— 这是年前军方专门为他办理的通行资质,方便后续材料补给。
他比约定的正月十五提前了十天返岗。除夕夜里看着女儿李美丽兴奋地展示国防大学的各科成绩单,李东心里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小渊年前特意叮嘱过,燕山超级工厂有超级凌全权操控,无需他提前赶来,可李东总放不下心 —— 超级凌再智能,万一生产零件缺了材料,或是设备出了小故障,没人跑腿可不行。他这辈子没啥大本事,就认一个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小渊那么信任他,不能让工厂的事掉链子。
到了工厂外围的军区哨卡,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上前核验身份。
“李哥,这么早就返岗?”
负责登记的士兵笑着打招呼,正是年前和他一起组装工厂的那批保密人员中的20名非技术人员,现在他们只负责外围安全,工厂内部设备组装完成后便不再进入厂房。
“心里不踏实,过来看看。” 李东掏出证件递过去,顺手把糕点塞给士兵,“过年辛苦,尝尝鲜。”
士兵客气地收下,核对完信息后抬了抬栏杆:“进去吧。里面的‘大家伙’从年前就没停过,在厂房外面每天都能听到里面机器的声音,听着就带劲。”
穿过长长的盘山通道,厚重的钢筋混凝土闸门缓缓向两侧开启,露出山腹深处的超级工厂。一踏入厂区,李东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 整个工厂灯火通明,没有一名工人,却处处是精密运作的声响。数十条自动化生产线如银色巨蟒般舒展身躯,淡紫色的等离子体在碳基重构舱内翻涌,机械臂带着精准的节奏,将一块块碳硼化钪 - 钛合金零件组装成星刃战机的机身框架,误差控制在肉眼难辨的范围里。
“李师傅,新年快乐,欢迎提前返岗。” 一个温和的电子音在厂区响起,凌耀祖年轻时穿深蓝色工装的虚拟形象悬浮在中央控制台上方,正是超级凌,“目前工厂各项设备运行正常,星刃战机零部件生产进度已完成 37%,所需材料库存充足,暂无补给需求。你的到来可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后续每日巡检材料库存即可。”
李东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怕你这儿缺材料没人送,既然一切顺利,我就放心了。接下来有啥需要我做的,你随时吩咐。”
“具体巡检流程已发送至你的平板,重点核对钛合金零件与超导线圈库存。” 超级凌的虚拟形象微微颔首,“另外,凌小渊先生预留的一批特殊零件预计明日送达,届时需你签收入库。”
李东应声答应,一边沿着生产线巡检,一边忍不住感慨 —— 这工厂简直比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还神奇。
与此同时,望江小区的凌家别墅里,凌小渊刚吃完早饭,就想起了年前张委员的嘱托。张委员特意叮嘱他,中科院地下的超算中心搭建完成后,务必去现场看看,做最后的调试指导。他掏出手机给杨伟发了条微信,没过几秒就收到了回复:
“渊哥,你可算问了!超算中心的很多核心建造人员年都是在这里过的!天天泡在地下,就连那群老院士也初二就返岗了,劲头比年轻人还足,就盼着你过来呢。”
看着杨伟发来的照片,画面里几位白发院士围着服务器阵列讨论得热火朝天,小渊嘴角露出笑意。他转身回到房间,从床底拖出一个大号背包,里面装着一台和扫地机器人差不多大小的圆盘型设备。
“李斌,麻烦送我去中科院。”
小渊拨通了司机李斌的电话。
“好嘞小渊,我二十分钟到楼下。”
李斌的声音带着爽朗的笑意,他早就习惯了小渊的各种 “特殊行程”,从不多问。
二十分钟后,黑色轿车平稳驶出小区。
抵达中科院内部大楼时,门口已经站了一群人。为首的是头发花白的李德厚院士,他是超算项目的总负责人,旁边站着的中年男人气度沉稳,正是中科院院长陈景和。看到小渊下车,两人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凌小渊同学,可把你盼来了!”
李德厚院士握着小渊的手,语气激动,
“要不是你提供的核心技术和图纸,我们哪能这么快搭建完成这台‘国之重器’。”
陈景和院长也笑着点头:
“早就听说凌同学年少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处地下设施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没。”
小渊客气地回应:“李院士、陈院长过奖了,这离不开中科院团队的辛勤付出。我们还是先去里面看看吧。”
众人簇拥着小渊走进大楼,穿过层层安检,来到专用电梯前。换上全套防静电服后,电梯缓缓下沉,最终停在了地下三层。走出电梯,一条长长的走廊映入眼帘,墙壁由特殊合金打造,上面标注着 “昆仑一号” 字样 —— 这是老的超算中心的内部代号,由于考虑到创世纪的保密性,所以就没更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在顶级豪门当咸鱼》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我在顶级豪门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在顶级豪门当咸鱼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