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书房惊魂后,苏晚晴着实安分了好几天。
她像一只受惊的兔子,缩在苏公馆里,连花园都很少去,生怕霍寰卿秋后算账,或者直接派兵把她给“处理”了。
苏守仁察觉女儿情绪低落,只当她是那日骑马受了累或是与少帅相处不快,也不敢多问,只是变着法地让人给她送些新奇玩意儿解闷。
然而,沪上的风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安静而停止流动。
关于苏家小姐如何“狐媚”勾引霍少帅,如何“不知廉耻”地纠缠,甚至如何“胆大包天”闯入少帅书房的流言,如同黄浦江上的潮汐,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版本越来越离奇,细节越来越香艳。
这些流言自然也传到了苏守仁耳中,气得他摔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却又无可奈何。
流言如刀,杀人无形,他一个商人,如何堵得住悠悠众口?
他更担心的是,这些流言若是传到霍少帅耳中,会引来怎样的雷霆之怒。
苏晚晴也从丫鬟欲言又止的神情和外出归来时路人异样的目光中,察觉到了不对劲。
当她从一位之前茶会上认识的、心直口快的钱小姐那里得知了流言的大致内容后,简直气笑了。
【系统,这算什么?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她简直无语凝噎。
【肯定是那个林小姐搞的鬼!】
【根据信息传播模式分析,林姓目标为初始扩散点的概率为78.3%。】
系统冷静地回应。
苏晚晴揉了揉眉心。
她不怕流言,毕竟穿越这么多世界,什么难听的话没听过?
但她担心这会影响霍寰卿对她的看法。
那33点的好感度来之不易,可经不起这种风言风语的消磨。
就在苏家父女为此焦头烂额,苏晚晴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主动去找霍寰卿解释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沪上发行量最大、以敢说话着称的《申江日报》,在其副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刊登了一篇署名“旁观客”的短文,题目叫《论时下女子之“新”与“旧”》。
文章并未指名道姓,却以犀利的笔触讽刺了某些所谓的“名媛淑女”,自己不学无术,只知争风吃醋,搬弄是非,却对真正知书达理、有才情的女子极尽诋毁之能事。
文中称,女子之“新”,在于思想见识之开阔,在于品性才情之修养,而非穿着打扮之摩登,或是在社交场上如何长袖善舞。
真正的风骨,在于身处流言而不自乱,面对诋毁而能坦然。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读书人和开明人士的共鸣。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文章影射的是谁,但结合近期沪上小范围流传的关于某位江南来的苏姓小姐的流言,一些嗅觉灵敏的人立刻对号入座。
紧接着,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
那位在憩园雅集上主持大局、在文化界颇有声望的周老先生,在一次公开的文学讲座上,谈及当下风气时,竟也随口夸赞了一句:“如今有些年轻小姐,倒是难得,譬如苏守仁家的那位千金,虽是商贾出身,却难得沉静娴雅,琴艺也颇有根底,不似某些人,只知嚼舌根子。”
周老先生德高望重,他这一句随口点评,分量极重。
几乎是在明晃晃地打那些传播流言的人的脸。
这两件事接连发生,效果立竿见影。
关于苏晚晴的负面流言虽然未能完全平息,但势头却被狠狠刹住了。
原本那些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位苏小姐;而之前一些因流言对她疏远的人,态度也缓和了不少。
苏守仁惊喜交加,连连感叹:“还是周老先生明辨是非!还有那《申江日报》的文章,写得太好了!”
只有苏晚晴心里清楚,这世上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申江日报》背景复杂,但能在副刊上刊登这种明显带指向性的文章,绝非“旁观客”一人之力。
而周老先生,虽以清流自居,但与督军府似乎也有些若有若无的联系……
是他吗?
霍寰卿?
他非但没有因为书房的事情怪罪她,反而……在暗中帮她?
这个认知让苏晚晴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看着系统面板上依旧稳稳停驻的33点好感度,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在心中蔓延。
【系统,这算是……无声的庇护?】
【目标人物行为符合“提供庇护”特征。其对宿主的好感度并未因外界流言及此前冲突而降低,表明信任基础初步建立。】
信任基础?
苏晚晴回味着这个词。
所以,那天书房里她兵行险着的“坦白”,虽然惊险,却意外地在他那里建立起了一种奇怪的“信任”?
他相信了她那套“好奇他过去”的说辞,并且……不介意她因此惹来的麻烦?
这似乎……是个好消息。
流言的风波暂时平息,苏晚晴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轨道。
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沉梦攻略:反派救赎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沉梦攻略:反派救赎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