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黑鳞还在颤,我伸手按住它。指尖触到那片鳞时,能感觉到下面的木桌也在轻微震动。不是地脉波动,是某种规律性的震感,像有人在远处敲击石壁。
传令使站在门口,等我说话。
我把黑鳞翻过来,背面的纹路在晨光下清晰可见。那些划痕不是随意蹭上的,是符号,极北寒渊那边的老符文。三年前我在系统题库里见过一模一样的图案,那道题问的是“鲲鹏老祖早年藏身之地与哪一族古地接壤”。
我没答对。
现在我知道了。
“去把各族领头的人都叫来。”我说,“就在议事棚。”
传令使转身要走,我又叫住他。“带上昨夜回收的幻影桩,我要所有人亲眼看看这道痕是怎么留下的。”
不到半刻钟,人陆续到了。
阵修组长进门就盯着我手边的黑鳞。“又来了?”
“没走。”我说,“他们一直在看我们怎么换防,怎么布阵。昨晚的静默巡检,我们有六成的人没能及时响应。这不是失误,是我们太依赖声音和信号。”
羽族统领坐下时带进一阵风。“你是说,敌人已经摸清我们的节奏?”
“比摸清更糟。”我拿起幻影桩,指着底部那道横贯的划痕,“这个位置,正好是巡查路线的死角。他们不是碰巧蹭到,是故意留下记号。就像上次用储物袋拍下演练过程一样,他们在测试我们的反应极限。”
妖族战队长靠墙站着,没说话。
我翻开带来的玉简,上面是我一夜整理出的内容。“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三件事:变轨、静默、藏实。这三个词,以后就是所有行动的准则。”
阵修组长皱眉。“还是那六个字?”
“不只是口号。”我说,“是规则。变轨,是指换防时间不再固定,口令生成随机,巡逻路线每日调整。静默,是指警报不靠铃声,不靠喊话,靠地脉震动频率传递信息。藏实,是主力不动,虚兵设阵,让别人看不出我们真正的防线在哪。”
棚内安静了一会。
羽族统领开口:“可这样下去,大家会累垮。连着五天没睡整觉了。”
“我知道。”我说,“但我们现在不能松。刚才那片鳞的纹路,是极北寒渊的标记。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说明有人想让我们动起来。如果我们现在出击,营地空虚,后路就会被断。”
妖族战队长终于说话:“所以你的意思是,继续守?”
“守,但不是被动等。”我说,“我们要开始总结过去每一战的经验。谁犯了错,怎么补的,敌人用了什么手段,我们都得记下来。不能只靠脑子记,得写进册子里,交给后来的人。”
阵修组长问:“怎么记?由谁来管?”
我从袖中取出一本新编的册子,封皮是青灰色的硬皮,上面没有名字。“这是我写的《战思录》。首页写了三条原则,后面留了空白页,用来记录每一次行动的细节。从今天起,设战思阁,每族推一个人轮值,负责归档、推演、培训新人。”
没人反对。
我继续说:“第一任轮值的人选,今天就要定下来。名单交上来之前,我想说一件事。这段时间我们活下来,靠的不是法宝多厉害,也不是修为高,是学会了观察、判断、调整。系统给我的奖励,功法也好,丹药也好,都是外物。真正有用的是我养成的习惯——每次出事,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下次能不能避免?”
羽族统领点头。“所以我们也要学这个?”
“不是学我。”我说,“是建立一套方法。以后不管谁带队,都能照着记录查前例,看有没有类似情况。哪怕新人进来,也能快速明白我们为什么这样布防。”
阵修组长想了想,“那要是遇到从来没出过的事呢?”
“那就记下第一次。”我说,“然后变成第二个人的参考。”
有人举手。“如果轮值的人判断错了,怎么办?”
“纠正。”我说,“当面指出,记录在案。战思阁不是权力机构,是纠错机制。谁都可以提意见,但必须拿出依据。”
棚外传来脚步声,传令使带回了各族初步推选的名字。
我接过名单看了一遍。“三天内提交正式人选,开始交接。战思阁就设在议事棚东侧偏厢,每日辰时开门,戌时关门。轮值者需记录当天所有异常情况,并在晚间汇总上报。”
阵修组长起身。“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改换防表?”
“立刻。”我说,“从今晚起执行新规。我会让系统检测一次全营的地脉连接点,确保静默信号能传到每个岗哨。”
羽族统领临走前问我:“你说的藏实……是不是连主阵眼的位置也不能让人知道?”
“主阵眼可以露。”我说,“但真阵眼要埋在别处。敌人以为打掉一个就是破了防,其实只是个幌子。”
他笑了下。“这招狠。”
“不是狠。”我说,“是不得不这么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洪荒系统:开局答盘古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洪荒系统:开局答盘古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